第8部分(第1/2 页)
,或是扫地的时候一个小石子撞到竹子上发出的声音等等。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特定的状态下,这些事件与人的心灵发生了共鸣,人的灵魂就得到了启示。无论如何,任何启示都是个人发自内心的活动,与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旁人的经验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别人用一种办法得到了启示,对你来说就不一定行得通。所以有句话叫“自行见证”,模仿是没有用的,灵魂的启示是无法简单地去重复的。
创新实质上是灵魂的启示,是精神的进步。我正在写的这本《我用一生去寻找》,归结其主题,其实就是我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心路历程。一个人走着这从物质到精神的必由之路,我把企业当成一个人来看,也走着这必由之路。在企业中,既有奠定物质基础的市场方法、经营管理,同时又有着高层面的倾向于精神的追求。我们SOHO企业,工作是提供高质量的住房,同时又将我们追求自然、人性化、环保、人跟人相互和谐共处等精神理念灌注其中。通过我们的每一件产品,其实都能看到我们的理想。如果让我对我的公司下个定义,我愿意说我们是一个与社会大众分享理想的公司。
企业生产理想(1)
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的反映。物质产品是精神意识的反映。例如一些恶俗的建筑,贴金贴银,门口一个大狮子,每一个地方看起来都刺眼得不行,好多还都挂着大红灯笼。大红灯笼,天安门广场挂两个还觉得不错,但大街小巷都是大红灯笼,里面也贴金贴银,就显得特别颓废,没有精神的追求。这种腐朽风格,在我们的产品里是不合格的。我们的产品应该是人性的、自然的、环保的、健康的、向上的、人人平衡的生活方式的体现。无论我们做住宅、商住两用房,都倡导这样的生活方式。
我常常跟大家说,你的客户跟你的关系就像钥匙跟锁的关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跟我们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比较相同的人,一看我们的产品就会受到吸引,就会成为我们的顾客。所以我对我们销售员的要求是只需把产品介绍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用力。人的审美和需求各有不同,你的产品中的户型布局、材料特征、装修效果,实际上都包含着密码。如果客人身上的密码跟你的密码对应了,锁就开了,他就是我们的客户。他要不是你的客户,没有你的密码,任由销售员怎么跟他说,这是好房子,是豪宅,住进去肯定怎么怎么样,他也不会接受,就算买下了,入住以后也跟你闹别扭。
我们现代城是北京第一个做居室里有落地玻璃的楼盘,因为我们觉得人应该跟大自然更好地接触,应该看到更多的阳光,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我们的想法是一堵墙就应该是一面窗,应该有风景,应该让住户由此和自然联通。这一点现在的玻璃质量完全可以实现,安全和保温都没有问题。结果做完之后,很多人喜欢得不得了,但客户中有一个老太太见到我就跟我说:我买了你的房子,但你得退钱,因为我有恐高症,离落地玻璃一米的距离不是属于我的,我不敢去那个范围。另外,我记得为了让我们的房屋更有自然感,我们在走廊里面放上专门从郊区找来的青石板,没有磨光的那种,就是自然的青石板,放在高楼里,让人感到虽然是住在高楼,但也能接触到自然元素,有一些自由的感觉。有的人看了就觉得好,说这是后现代主义。但有一个老太太就质问我:“你去过香港吗?看看人家香港的豪宅,都是花岗岩,磨得亮亮的,亮得能照人,你怎么搞青石板?”这就是密码不对,如果密码没对应上,他就会从你的窗帘、色彩等等各方面挑你的毛病;如果你密码正确,那就胜过千言万语。现代城被一些人认为是提供给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的理想的居住社区,却不能满足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价值观。
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核心就是提供需求的满足,当然这种需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我们把握住了现代人的需求,并且把这种需求明细化、具体化,具体到颜色、落地玻璃等处的细节的设计。我们说到的企业文化,应该精心演绎在产品上,而不是跑出去到公众面前跳个秧歌什么的。
社会是有各种各样需求的人的组合,人们千差万别,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满足。我们只能找到其中一部分,挖掘他们对生活的理想,提供具体的符合理想的产品。所以我们做产品,要有创新,其实应该非常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需要。有很多符合人们理想的产品,被人们如明星一样地追捧着,例如苹果电脑、苹果手机、google的网络服务等等。人们不仅仅消费着这些产品的使用功能,还消费着它们新颖的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