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从何而来?自然是教育兴人才。”
“恩。”皇甫晗点头,“继续。”
苏小雅继续说道:“所以,大明国要振兴教育,得多多培养人才。”
“我大明国人才济济。”皇甫晗冷傲的说。
“人才济济?”苏小雅哼笑了一声说,“你看到今日出了几个状元,明日出几个探花就叫人才济济?可知道许多人才泯灭在了他的孩提时代?一个国家希望在于孩子,孩子就是国家的明日。可是,你到大街上去看看,多少孩子在玩耍,有多少孩子在上学?”
皇甫晗认真神色,觉得这小丫头片子说得还有几分像模像样。
“所以,陛下同志,你必须昌兴教育。”
皇甫晗表情凝重的说:“多办几所学堂?”
苏小雅点点头说:“不仅要多办几所学堂,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上书。”
皇甫晗笑了一下说:“所有的孩子?没钱交学费的孩子怎么上学?”
苏小雅说:“所以,大明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要大大的改革。不能再是有钱人上学,无钱人挖土。你知道有钱人其实许多都是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有几个是真正在读书,长大能为国做出贡献的才子?再看看这失学的大批儿童之中,又泯灭了多少有志者?仅为了几个学杂费,大明国就丧失许多的有志青年。难道不是得不偿失?”
皇甫晗想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是让无钱人也上学?”
教育从娃娃抓起7
皇甫晗想了一下说:“你的意思是让无钱人也上学?”
“那是。”苏小雅说,“只有让全民受到教育,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掘出人才。”
“说说你的想法。”皇甫晗对苏小雅有些刮目相看了,目光里透出一股真诚的欣赏。
苏小雅坐到一凳子上,端了茶杯喝一口茶,才慢慢的说:“就像你说的,先要多建几座学堂,招聘先生。当然,允许有贵族学校与平民学校之分,有些现实的东西不可避免。但是就算是平民学校,师资力量也不可太差。我建议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凡六岁以上的儿童都要入学受教。”
“什么叫九年制义务教育?”
“简单点说吧,就是让孩子们免费读九年书,有钱的交点书本费,没钱的国家出钱让他们读。”
皇甫晗笑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叫义务教育呀。九年教育之后,自然能看出谁是可塑之才,谁是庸才了。但就算是庸才们回家种地,也至少是懂得知识的新一代农民。这样,不是极大的提高了人才的发掘性?人才多了,国家不就进步得快?不就国富民强了。”
“说得倒是很有道理,可是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皇甫晗说,“大明国目前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许多农户家里,孩子是必不可少的劳力。就算国家出钱让他们读书,他们的父母也不见得会同意,因为他们需要干活养生。”
“这个我自是想过了。”苏小雅也不同意像现代这样把重大的学习压力压在孩子的身上,儿童时期自是以玩为主。再说,古代的学习自不如现代这样繁重,今天学古筝,明日学奥数。于是说,“就上半天学,下午可回家帮助父母干活,一举两得。”
皇甫晗点点头说:“这也许可行。”
苏小雅继续侃侃而谈:“在培养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有强健的体魄。所以学堂不仅要开展文化课,还要开展加强体质的体育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全才。”
“小雅呀,愿意是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皇甫晗也来了一句新潮语言。
教育从娃娃抓起8
“现实骨不骨感还不是你一道圣旨就解决的?”苏小雅笑道,“除了少数愚昧的父母,其实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一定乐意送他们入学堂的。”
“可是义务教育这部份钱,兴建学堂招聘先生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啊。”皇甫晗有些忧心的说,“国库已拨了一大笔款子赈灾,总要留一部份以备不时之需。再者,国家军事力量这块的经费也不能苛扣。只怕,要全面的实现义务教育是一条漫长之路。”
“当然,这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道路。我们可以先从京城周边的乡镇普及,再慢慢辐射全国。每年兴建几所希望学堂,久而久之,便可实现全民的教育。”苏小雅停顿一下慷慨的说,“至于经费这一块,我想我那十万两银子算一笔可观的教育资金了吧。”
皇甫晗眼睛亮了一下说:“你愿意捐出来?”
苏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