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来找自己了,这一年打仗军费花了两千多万两银子,这也就罢了。周雨轩提出的教育、工业、整军计划,让这位大管家的口袋快空了,过来和周雨轩商量对策。周雨轩也没什么好办法,想了半天,出了两个主意,一是通过中央银行,向国内外发行国债;二是在投资工厂、铁路、矿产的时候,可以吸收民间的资本入股。唐绍仪又找来潘斯炽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第一期国债将发行二十亿华元,用于对教育、工业和扩军的启动资金。
十二月初,五年期国债在银行的各个网点发行后,反应十分枪手。很多老百姓并不是要靠这个来赚钱,而是觉得手里有了富余钱了,现在国家需要钱,向百姓们借点,哪有不借的道理。加上报纸上也一个劲地宣传购买国债是爱国之举,自然踊跃认购。江苏的大富商张謇联合江浙各地的商户,通过中央银行一次就购买了五亿华元的国债。周雨轩在接见张謇为代表的江南富商团体时,对他们的爱国热情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在轻、重工业上加大投入,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
南洋等地的华人对中央银行只在国内发行国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一致要求在国外发行,并要求发行大面额的国债。中央银行请示了周雨轩后,特意在南洋地区发行了五亿华元的特别爱国国债,结果马来西亚的爱国华侨黄子光、黄子文的黄氏家族联合当地的李、陈两家就包下了所有的五亿国债。在此之后,周雨轩特意让中央银行印制了五张面额为一亿华元的国债,亲笔题写了“海外赤子,商业报国”八个字,送给黄、李、陈三家换回之前所购买的债券。这五亿华元的国债一直没有被兑换过,被三个家族当作传家宝一直保存了下去。由于南洋华人的爱国热情,中央银行先后在南洋地区发行了近二十五亿华元的国债,而这些国债到期后,大多没有被兑现过。
又是一年的年终岁尾,忙完了所有的事情,周雨轩踏着满地的碎琼乱玉回到了丰泽园,准备和家人一起过个年。走到花园前却被雪景吸引了。记得前世自己就喜欢和女友在雪地里散步嬉戏,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声音。正想得出神,阿斯茹领着其其格、其木格走了过来,见周雨轩正在发呆,便抓起个雪团塞在周雨轩的脖子里。周雨轩哪里肯让,自然反击,和谐静谧的气氛一下就没有了。玩了一会,阿斯茹笑道:“大总统,看着雪景那么发呆,是不要做什么诗啊?”
周雨轩想了一下,笑道:“那就做一首你们听听,江山大一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阿斯茹三人听完一楞,然后哈哈大笑,开始揶揄周雨轩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被三个美女这么瞧不起,周雨轩还真拉不下脸来,想了一下,又说道:“还有一首,你们听好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吟完了这首《沁园春雪》,回头看看再看看三人,果然被雷到了。三人虽是蒙人,可从小就熟读汉文诗词,这首词气势雄浑,充满了帝王的霸气,让三个丫头觉得周雨轩顿时伟岸了许多。
看三人还在发愣,周雨轩走了过去,笑道:“美女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走吧三位美女,该回去过年了。过年好,我的宝贝们!”
第二十三章 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有了发行国债和民间融资这两招,从国内和南洋等地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国内的各项基础建设都有了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务院和下属各部也都紧锣密鼓地开始把规划落到实处。段祺瑞正慢慢向西藏进军,和当地的头人、土司什么的打交道,还算是顺利。张作霖已经兵出外蒙,六大汗部态度不算明朗,周雨轩指示要各个突破、徐徐图之。有八个军四十多万军队作后盾,想必和那些汗王们的谈判不会太困难。
事情都走上正轨,按照MBA的管理模式,发现有价值的人才并把他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周雨轩发现尽管自己比这个时代的这些牛人多了一百多年的知识和经验,可在管理各方面的事务上,自己还真的只能提纲携领,给些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真要自己去做,还没有唐绍仪、詹天佑这帮人干得好。索性周雨轩也乐得清闲,准备出去看看、走走,利用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一些知识,来帮助收罗来的这些科学上的先知们早点完成自己的伟业。这次阿斯茹没有嚷着要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