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而眼下从车子开进这个置身于机关大杂院一角的出版印刷局起,他心中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烦恼,这里缺少大官场的宁静、安谧、肃穆、庄严,即使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也是在彬彬有礼、水波不兴的外表下进行。而小官场的气氛就有点压抑、嘈杂,人们显得心烦气躁,个个野心勃勃似的,缺少风度和涵养。总之,一切显得粗犷、直白,甚至有点迫不及待,猴急巴巴丧心病狂似的,使人瞧不起。
想到这里,他心情有点沮丧,像是一只被单独豢养的高级金丝猴,被放逐到乱哄哄的猴山中那样,今后也只能入乡随俗去抢食、捉蚤、抓痒痒,显出一副穷凶极恶的俗相来。
秦东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因出身寒微,迈步官场,如履薄冰,小心谨慎。违规越矩的事,出格出头的事,暗藏风险的事,他是绝对不愿尝试的,因而使人感觉他似乎城府很深,难以接近。其实那都是缘于他那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之旅,得益于风诡云谲的官场历练。他,一个建筑工人的儿子,没有丝毫的政治背景,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刻苦和为人处事的小心谨慎。他能在四十五岁的年龄,混到副厅级的位置着实不易,因而对这千辛万苦换来的优越位置就格外珍惜,其潜意识当中当然有着光宗耀祖的念头。就如同古代士人那种十年寒窗苦读中隐藏着的“学而优则仕”的念头一样,潜台词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欲望,这些欲望直白了不太光彩,但联系当今官场实际及潜在游戏规则却也是合乎情理的。
钻出这沉闷的奥迪车,秦东方长长地吸了一口车外清新的空气,仿佛从窄小的牢笼里解放出来。他下意识地用细长的手指梳了梳原本整洁、一丝不乱的背头,整一整笔挺西服上的红色领带,夹一夹胳膊下咖啡色牛皮公文包。刚刚从省府副秘书长任上调任出版局副局长,他在作风上还保留着大机关里的派头,工作上有板有眼,讲究程序、等级,衣着光鲜得体,讲究品牌款式,表面上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讲话沉着稳健,条理清晰,滴水不漏。迎着上班族公务员谦恭的笑脸,他的脸上不断地微笑,不断地点头,与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部下笑脸相迎。这微笑从一楼一直洒到五楼,颔首点头从大院门口的门卫点到楼上的同事们。他感到暗自好笑,他就这么带着神秘的微笑打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
秋日的阳光,温暖中透着几丝沁人肺腑的凉意,均匀地洒在出版印刷局副局长的办公室里。这办公室不如省府副秘书长的公办室宽大气派,那是省府大院二号楼三楼朝北的一个房间,宽大的大班桌,舒适的牛皮转椅,红色的地毯,墨绿色的棕榈树,正面墙上的组合书橱,都显示了大机关的气派。那里光线明亮,环境幽静。那里的工作人员走路蹑手蹑脚,说话细声细气,人人都显得十分有教养的样子。使这座古典园林式的省委、省政府大院,除了偶尔响起清脆的轿车喇叭声,就是树林中的鸟鸣。在森森古木的密林间矗立着一幢幢中西合璧的有着琉璃瓦大屋顶、黄色耐火砖墙面的办公楼,这是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省委大院俨然是一个汇名花佳木、集名胜古迹于一体的大园林。园林中的古色古香花墙又隔出一个个机关小院。不像这出版印刷局的嘈杂和人来人往,间或还有一两个被行政处罚没收了非法出版物的人物在那儿肆无忌惮地叫骂。
这座被称为机关西大院的院子挤着十多个厅局七八幢楼房,缺少统一的风格。建筑式样有民国的小洋楼,有大跃进、“文革”年代的筒子楼,也有格调新颖的新式楼房,简直就是大杂烩。这种大杂烩似的建筑群被分割在几个小院中。有的独居一院自成体系,有的混在一楼,各有楼层。比如这出版印刷局机关小院就由两组建筑组合而成,一组为四四方方如火柴盒般的办公楼,那是“文革”时的建筑,毫无特色;一组为原法国领事馆的巴洛克式的小洋楼,现在为印刷局老干部活动室。
走进办公室,秦东方放下公文包,先在自己的水杯中泡一杯浓浓的人参茶,然后翻阅当天的文件和报纸。差不多八点一刻,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的两位处长笑嘻嘻地推开他办公室的门,抱歉地说,文汉雄部长和钟文明部长要参加一个紧急会议,不能来陪他去见杨局长了。他点头微笑表示知道了,昨晚在给他送行的酒筵上庄秘书长的铁杆哥们儿陈宏平处长已和他说了。他表示不介意,脸上显出一副很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请两位处长坐。两位处长谦恭地表示,秦局长太客气。然后就带着他去了杨局长的办公室。
省出版印刷局杨敢之局长五短身材,圆圆脸,大眼睛,双目炯炯有神,人中长而直,双唇厚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