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你进展情况时你才回答呢?为什么不提前主动地回报领导呢?“回报”是一种主动的反馈,而不是等他人问起时才被动地回答。如果一切都等领导来问,员工的能力就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因此,一个有执行力的员工,首先应该培养自己主动回报的习惯。
如果甲有一件事要求乙去完成,乙对甲要报告结果,我们通常用一个词叫做“汇报”。其实汇报和回报的意思是不太一样的,回报不单是指汇报,它是一种良性反馈,强调的是双向的、自动的反馈。作为下属,要把自己的工作动态随时向上司回报,其目的有两个:第一,让你的上司放心。上司把任务交代给你,并不知道你做了没有。所以每到一个阶段就回报一下,让上司放心。第二,万一有问题,我们可以不断地及时修正。这时发现执行中有问题,或不是上司所想象的,或者误解了上司的指令,修正还来得及。但很多员工,都是等到上司来问才汇报,等到发现问题和错误时,后悔都来不及了,这就是没有养成回报的习惯所造成的。
有一个客户打电话要找许小姐,接电话的是李小姐,李小姐回答说:“对不起,许小姐出去了。您是哪里?方便的话请留下电话,等她回来时让她打给您。”对方留下了电话,可是许小姐那天下午一直到下班时间都没有回来。
于是李小姐又打电话给那个客户,说:“卫老板,许小姐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我们快要下班了,您看需不需要我想办法今晚找到她,然后让她打电话到您家去?或者等到明天早上告诉她,请她一大早就打电话给您?”卫老板说无论如何都叫许小姐当天晚上给他打一个电话。结果那天晚上李小姐最终把许小姐找到了,晚上8点钟许小姐就打电话给卫老板了。
后来卫老板就将此事告诉了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对李小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客户,卫老板也从此非常信赖李小姐。
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回报,就能够给客户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但是平时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形成回报的习惯,出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讲:我以为你知道,我以为梁厂长会拿过来,我以为左先生去了,我以为姚小姐她不要……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其实这是沟通的大忌。一个执行能力强的人,一定会主动回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做一个让领导放心的下属。
我总是主动向上司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这一点是我在日本航空公司工作时从日本人身上学来的,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一次,有四个东京的本部长,要到台湾东边的一个小岛南屿去度假,那个岛很小,上面只有两个饭店,而他们要四个连在一起的套房,还要面对太平洋。我打电话去问,一间都没有,我马上回电给东京,那个时候还只能发电报,说一间都没有,但我会努力去找。东京回答了两个字:了解。我就继续我的工作,找到了两间,两个饭店各一间,我马上回电东京:现在找到两间,可惜不在同一个饭店,但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地找。东京的回电仍然是“了解”两个字。我努力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三间在一个饭店里,但仍缺一间。我回电给东京,回答依然是“了解”两个字。
我坐小飞机飞到南屿。到达后,我问服务员:“我旁边的那个房间是谁住的?”“那是一对夫妇,马上要来度假,今天下午就要入住。”服务员回答。我听后就坐在那里等,直到那对夫妇到了,并带了一个小孩,我马上走过去说:“我是日本航空的,我喜欢您的房间,您能不能让给我?”男的说:“我凭什么让给你?”我说:“您说得对,隔壁我替您找了一间套房,面对太平洋,可以看到夕阳、波涛,远处有千帆点点,而且免费。”他很疑惑地问:“真有这回事?”“对,我一定要您的房子。”我说。他拿着行李,牵着他的孩子,挽着他的太太,走向隔壁房间。我回电给东京:“四间套房全部找到,在南屿的绿岛饭店,三楼,连在一起,面对太平洋。”东京回电多了两个字“谢谢”。
一、主动回报执行过程(2)
没多久,东京的人到了,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做事很像我们日本人。”其实我不愿当日本人,但是这种赞赏,是一种极大的荣耀。日本人一直认为中国人做事情不太像他们那样认真,我就是要让他们服气。这件事我一共回电给东京七次,主动报告我的工作进度。当然,那个“免费”的套房是我自己掏的腰包,我为了这个房间自己掏腰包,其实别人不知道。可是我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我很快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这种投资是值得的,这是做事情的精神。
作为一个员工,你有多少次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让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