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页)
只是一个基数。总旗、百户地职务收入一年分别为六十石、一百二十石。若总旗、百户成为烈士,则其烈属分别享受两户、四户人家的供养。更高职务的将士牺牲后,其烈属享受的供养标准也相应提高。”
“而且,烈士生前所立战功也可折算进烈属的供养标准之中。铁质、铜质、银质、金质勋章分别可折算成一户、两户、四户、八户人家供养。”
“这样算下来,即便只是小旗甚至是普通地军士在战场上牺牲,假设他参加过三次战役,受过两次伤,杀过一个敌人,那便一共可获得三枚铁质勋章。因此,该烈士的烈属便能够享受四户人家地供养。这种生活标准已经相当于普通农民的四倍以上了。也就是说,只要将士们在战场上为社稷做了足够地贡献,那么他的身后名祖宗荣子孙贵便都不愁了。”
趁着朱棣喝茶地间隙,杨荣组织了一下措辞,满面恭敬地说道:“假设烈属之中有的人有劳动能力,而有的人却没有劳动能力。比如说某位烈士地父母刚刚四十出头,尚能进行田间劳作。而烈士遗孤却符合去安南享受供养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令祖孙分离似有不妥。”
朱棣略一思索便道:“烈士父母迟早会因年老而失去劳动能力,如果愿意,那便随孙子一同去烈属采邑吧。到烈属采邑之后免费分一块田供其耕种,免去全部赋税。待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则收回那块田地,正式享受接受供养的烈属待遇。”
“若烈士父母不愿去烈属采邑……”朱棣顿了顿,说道:“这样好了,朕会办一所烈属学校,烈士的儿女均可免费入读,享受縻膳生员(注1)的待遇,直到成年为止。”
烈士遗孤要不要也进行斯巴达式的教育呢?朱棣皱着眉思索着,终于还是摇了摇头。烈士已经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还要人家奉献子孙,那也太邪恶了。
“皇上这真是仁者之言!”杨荣笑着说道:“若烈士遗孤均可入校读书且享受縻膳生员的待遇,将士用命自不用说。臣只怕将士们上了战场后,哪里危险就朝哪里冲,那也是个麻烦。”
朱棣听得出杨荣这是拐弯抹角地拍自己的马屁,于是不禁一乐。谁料到杨荣却又话题一转,说道:“但,臣却尚有一个疑虑。百姓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愿背井离乡。若是烈士死后,烈属因无劳动能力而被迫移居他乡,臣唯恐伤皇上尧舜爱民之心……”
朱棣也知道这个时代背井离乡不是什么好事。心肠较软的皇帝甚至不忍强迫拖欠赋税者移民,朱棣虽说冷血,但也不至于认为让烈属移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不这样处理又该怎么处理呢?
“朕也不怕晦气,直接先说清楚。”
“由于战争地不可预测性,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大败仗就会产生数万甚至更多的烈士——即便不打大败仗,但只要连续打起几损失较大的仗,产生的烈士就不在少数。而每产生一名烈士都会随之产生数名烈属。朕确实是想让烈属能够过上较好的生活,以便烈士在九泉之下能够瞑目。但如果直接由朝廷负担供养烈属的资金,只怕会拖垮财政。”朱~不高兴地质问道:“依你之见,应该如何解决此事?”
见皇上将这个难题抛给自己,杨荣也是头疼。
想了一会儿,杨荣陪笑道:“可不可以这样处理?烈属并不移民去那烈属采邑生活,而是将烈属采邑交给专人代管。反正在皇上的大力扶持下,如今邮政系统已经很发达了。将来陈天平成为安南国王后,在安南依葫芦画瓢同样建设一套邮政系统,并且并入大明本土的邮政系统。如果一来,烈属采邑的代管者只需每年将其采邑收入邮寄给各个烈属便可以了。”
朱棣默默地想了想。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烈属采邑交给谁代管呢?
历史上明朝地皇庄最初是由皇上指派太监去管理,但那样的管理者或者贪污,或者凭借特殊身份欺压附近百姓,惹出一大堆事情,最后不得不改为地方官员代管。所以说,直接插手派人管理必定吃力不讨好,朱棣自然不肯自找麻烦。
为了不过分刺激安南人,朱棣暂时不打算直接将安南改为交趾布政使司。如此一来,将烈属采邑交给地方官员代管似乎也就行不通了。
难道说交给军队管理?可军队经商却是大忌。削弱军队的战斗力不说,将领一旦有了财力的支持,那便很容易演变成军阀。
交给民间管理?想到这里,朱棣开始羡慕起英国的管家起来。在朱~地印象中,英国管理是忠诚可靠的代名词。中国地管家虽说大多也还忠诚,但是不为自己谋私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