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清朝兴安府举人名单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火影:从百分百完美虚化开始!入住黄金庭院后,爱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装后,我被校花疯狂表白风流短跑之神时空中的深情鲁鲁修凌驾于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

是努尔哈赤编的牛录。从佥派诸申屯垦田地,纳木赴役,到征丁披甲为兵戍守城堡,以及清查私往采参的女真,皆以部落(即牛录)为计算单位,令各部落之长——牛录额真负责安排贯彻执行,可见此时的牛录既已成为努尔哈赤辖束的军政机构,又是女真——满族社会的基层组织。

第二节 八旗制度(3)

第四,牛录人丁多少不等,急需划一。上表所列编成牛录的人丁,数目很不一致,有的牛录是一百二十余人,有的一百人,有的五百户编五牛录,有的四百户编一个牛录,有的两百丁一牛录,有的八百户编两个牛录,最少的十八户编一牛录,多的一千余户编两牛录,人丁数量相差悬殊,给统一管辖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筑造城池的夫役,披甲出征的士卒,是以牛录为单位,各个牛录一样的分派,还是依据人丁的多少按比例佥差?分取俘获的财帛人畜,是各牛录均分,还是计丁领取?辖治四百户、五百户大牛录的牛录额真,与仅仅管理十八户的小牛录额真,待遇有无两样,地位是否相同,是同等领取赐品,还是多少不一?居住的地区,耕种的田地,戍守的城堡,是按牛录分配,还是以人丁为依据?等等,纷繁复杂,给统一事业造成了不少麻烦。

第五,归附日众,牛录激增,迫切需要建立严密的分级管辖制度。努尔哈赤原来只是人丁数十的小部之长,经过三十余年的南征北战,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已经成为辖地上千里、牛录数百、臣民众多的女真国汗了。这么多的人丁,这么多的牛录,如果全由努尔哈赤一人直接辖治,不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是不行的,分处各地的几百个牛录,势将成为一盘散沙,很难形成真正的牢固的统一体。

因此,努尔哈赤在传统的女真牛录制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了八旗制度。万历二十九年(1601),旗分黄、白、红、蓝四色,三百丁为一牛录,置牛录额真管辖。虽然实际上各个牛录并不一定都是三百丁,有多有少,但大体上比较划一。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此四色镶之为八色,成八固山(八旗)”,正式确立了延续将近三百年的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后来皇太极执政时,又新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连前满洲八旗,共二十四旗,总称为八旗。

三、 八旗制度的内容、性质及其影响

《满文老档·太祖》卷四,对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的确立及其基本内容,作了如下的叙述:

聪睿恭敬汗之聚集之众多国人,皆均匀整齐点数,三百丁编一牛录,一牛录设一额真。牛录额真之下,设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寨拨什库四人。四章京分率三百丁编为达旦,无论作何事,往何处,按四达旦之人当班计,共同劳动,同出同行。若兵丁之甲胄弓箭刀枪鞍辔等物恶劣,则贬降牛录额真,若俱整修良好,军马肥壮,则擢升牛录额真。诸事豫为立法,俾得遵循。

因若取赋谷于部众,将苦累部众,乃令出一牛录之十丁四牛于公,于闲地耕田,多获谷物,充实仓库,委任十六大臣、八巴克什,掌管库谷之登记收支。……选审断国事公正善良之人为八大臣,再选四十审事官,不贪酒,不索金银。每五日召集诸贝勒、大臣于衙门相议,使公正审断事之是非,成为常例。

英明汗又言:……诸贝勒、大臣。尔等与其只顾一身而生,不如对下面众伊尔根教以善言,使其摒弃恶念,众心皆明而善,不为主上所罪,尽执忠良之心,则尔等今生令名大著,后世之回报亦丰,此亦功德矣。吾思,生之者,善理上天委任大国之事,审断公正,平盗贼,止恶逆,贫苦之人尽皆养之。如此,合天意,养贫乏,使国家太平,此则报天之大功,己身之大福也。

《武皇帝实录》卷二载:

太祖削平各处,于是每三百人立一牛录厄真,五牛录为一扎拦厄真,五扎拦立一固山厄真,固山额真左右立美凌厄真。原旗有黄、白、蓝、红四色,将此四色镶之为八色,成八固山。行军时,若地广,则八固山并列,队伍整齐,中有节次。……军士禁喧哗,行伍禁纷杂。……又立理国政听讼大臣五员,都堂十员。……凡事都堂先审理,次达五臣,五臣鞫问,再达诸王。如此循序问达,令讼者跪于太祖前,先闻听讼者之言,犹恐有冤抑者,更详问之,将是非剖析明白。

这些材料,以及其他记载,表明了八旗制度是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然包括了用兵行围职能,是后金国的军事制度。努尔哈赤明确规定,所有人员都必须编入八旗,“聚集之众多国人,皆均匀整齐点数”,分隶各牛录,禁止隐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好心的木之本君源动力客串情夫被看透的小心思侯爷当娶,一等嫡女已逝爱与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