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页)
了什么事,甚至不知道该不该问他们两个。最后,还是霍光先反应过来,他快步走到那个信使面前,低声问道:“说!到底出了什么事?”一听霍光问了这个问题,其它几位重臣都挤了过来,他们都想知道出了什么事,现在,大家已经管不了是不是密报了。
那名信使见几位大臣围着自己询问,吓得手足无措,急忙解释道:“卑职不知何事,只知道李将军在安息那边都快急疯了,他让小的万里外赶回来送信,只是说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尽早报知陛下,可到底出了什么事卑职实在不知。”
桑弘羊又问:“那你来的时候,安息方面出了什么事?”
“卑职也不是很清楚,好象是我们的一小队士兵到安息的都城送信,路上遇到了瘟疫,有人死在了半路,但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
桑弘羊见他什么也不知道,于是吩咐人带他下去休息,然后对在场的众臣挥了挥手,说道:“各位大人,时候已经不早了,就请各位几回府吧,有什么事明日再议!”
听了桑弘羊的话,大伙儿知道他是在赶大家走,于是所有的人都告辞离开了,只留下霍光、桑弘羊、金日磾和终军几人。他们等其他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急忙来到了张全和李仲元面前,终军先问道:“二位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桑弘羊也问:“是啊,如果事关机密,就请两位速速报于皇上,如果能让我们看,那就先告诉我们出了什么事,也好让我们有个应对之策啊!”
他们几人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可张全和李仲元还是呆呆地坐在那里,一点反应都没有。霍光实在受不了了,他走到张全的面前,双手使劲摇着他的双肩,大声叫喊着:“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一次,张全有了反应,他用带着哭音的嗓子轻声说道:“太子……归天了!”
“什么?”在场的几个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声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太子驾薨了!”
“太子驾薨了!?不可能!决不可能!你一定是看错了。”桑弘羊咆哮着,又从李仲元的手中抢过那份密报,而霍光等人也都凑上前去,几个人挤在一起把密报又看了一遍。李陵的密报中写得清清楚楚,他派刘进去番兜城送信,结果路过安息的冬宫期宾城时遇上了瘟疫,虽然他们快速离开了那里,可刘进还是得了病,结果还没回到卡雷基地就身亡了。李陵在密报中把罪责都归到自己的头上,在请示善后事宜的同时,也在请罪,他在信的最后写道:“……臣无颜面君,愧对皇恩,愿以死谢罪。”
看完了这封密报,所有的人都呆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刘进是当今皇上的唯一的一个儿子,身为太子,国之储君,他的生死不仅关系到皇室的稳定,更关系到大汉的江山。现在,刘据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刘进的儿子才满周岁,如果刘据这几年中不幸身亡,那这些年付出的努力很可能会付之东流。这种情况从大汉开国以来就没有遇到过,因为以前的每一位皇帝都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儿子,可刘据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大家感觉到了皇室人丁的稀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金日磾才问在场的众人:“现在怎么办?是不是马上禀报皇上?”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还是终军说出了大家的担心:“皇上受的了吗?”大家都知道,本来今天是孙子过周岁,却传来儿子归天的消息,这换成是谁都可能受不了。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张全才清醒过来:“受不了也不能瞒着,这是大事,一刻都不能耽搁,必须让皇上早做决断,不然的话,这天下可就要大乱了!”
桑弘羊觉得有理,于是也劝大家:“张全说得对,这事不能隐瞒,我看我们大家马上就去见陛下,把事情告诉皇上,再一起劝一劝他吧。”
众人无奈,只得一起去见刘据,并把一切都告诉了他。等刘据看完李陵的密报,同样是愣在了那里,他只是让自己的儿子多历练历练,没想到一去竟成了永别。
霍光一见刘据看完了密报,于是上前劝道:“陛下请节哀,一切以国事为重,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终军也站出来说道:“是啊,人死不能复生,还请皇上节哀。”
张全也想劝几句,可他刚站出来就被刘据制止了:“你们都别说了,其中的道理朕都明白,你们让朕好好地想一想。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明日早朝,让在长安城的千石以上官员都到临华殿候旨。”
大家见刘据这么说,一时都不知道该不该离开,几个人站在那里互相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