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2/4 页)
,几乎没有什么朝代,自长城建成之后,还能越过长城,向外开拓疆土。历代,皆是守成之局,从无反击之势。据天险之忧,反倒被动,历代只有让人越长城而入,而下荡掠,而从无向塞外开拓的可能。
这一个道理何解?直到千年之后才明白,所有的天险皆为死地,持守必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唐朝与汉朝为历史最强大的朝代,原因他们之前一直历受突厥狼骑和匈奴人的疯狂劫掠,受去长城的庇护,汉民族受尽劫难,他们热血才知道的觉醒,爆发,就像千年后的世界列强的洗掠和入侵,长城不再,才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觉醒,才有千千万万的汉人之魂爆发,沸腾。
世界历史长河里也同样,没有永远强盛的国家,没有攻击不下的要塞或者城堡。
世上,没有绝对的防御。
三国时有当时的天下最智者诸葛武侯,但一旦入蜀,坐守蜀地天险,也计无所出,后半生无法向中原寸进。那个道理也是同样,因为蜀地太险太富饶,太容易守御,结果把整一个蜀国所有人的热血和斗志等消耗尽。虽然诸葛武侯一直想出兵中原,提升兵众战力士气,可是一直有据险而守之优势,使每况愈下,结果曾经盛极一时的蜀国在平庸安乐和骄奢淫逸中灭亡了。
眼前,这一个东都洛阳也是如此,一旦谁人困受城中,纵然天下莫敌之强军,也难消耗三十丈城墙的困缚和消耗。
徐子陵深深明白,洛阳城绝不可守,否则必死,现在李密进洛,那必然是瓦岗军灭亡的开始。
《拯救大唐MM》第三百九十八章 劫粮奇谈
陈智略和樊文超原是李密的前锋,但洛阳城陷之后,他们两人分配到邙山老君观下翠云谷调拨军粮。
一路无事,但是久历沙场的两人隐隐着得有些古怪,因为太平静了,有种风雨欲来的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平静。可是又走了三天,还是无事。两人眼看洛阳在望,终于松下了一口气。
只要绕过前面的树林和洛河分支,就可以进洛阳城的控制范围了。
陈智略派出百人小队,四周搜索。又派出十数人,火速向洛阳方向请求派兵护佑,他可不想在这一个节骨眼的时候出点什么差错。樊文超一路押军在后,以三千精兵和五百精骑一直在后押行,护佑着整支粮队。粮队里有着调拨来的三十几辆大车,足够整个洛阳的人吃上十天半月的,所以陈樊两人格外小心。
刚刚好不容易在一道摇摇欲坠小桥上渡过洛水的分支,整个疲惫不堪的车队还来不及松一口气。
斥候就火速回来禀报,在后面十里,发现敌人有数千人之骑正在接近。这一个消息差点没有把樊文超吓一大跳,在这一个节骨眼的时候,敌人还真的出现了。
幸好还有十里之遥,还来得及做些布置。
“拆桥,把小桥拆了。”樊文超马上做出反应道:“所有的木板一片不留,统统烧毁。通报全军,加强戒备,前军加速行驶,阵型绝对不能打乱,中军护好两翼,后军押阵护佑。”
樊文超一个一个指令快速传播出去,命令有如一块大石,在疲惫的瓦岗军当中激起了一阵漪涟。
所有的人马上就意识到。敌人正准备偷袭。
敌人来了。
前面的陈智略一听,再派出十骑斥候。拿了自己的宝剑,让他们去洛阳城下的兵营求援。此处离洛阳不过十里,只要再过来一片稀林,就可以顺着官道直抵洛阳。在此刻。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什么差池啊!
近两万瓦岗军杂兵工兵迅速武装起来,从中挑拨了两千人马,贴身车队护备左右,其余的士兵,则形成一个一个的方阵,沿途保护。前军三千人和两百骑开路,后面,五千人和五百骑押后防御。整一个车队,正加速向洛阳方向长驱直入。只要可望及洛阳,那么敌人势必知难而退。
后面地千人骑疾风般赶制,缓慢的车队还没有走出两里。就让他们自后面赶上了,如果不是后面还有一条洛水地支流。那么相信车队必然受到他们的骚扰。
瓦岗军很庆幸两位将军的谨慎和警觉,如果不是及时发现敌人,拆去小桥,那简直马上就会让敌人追上。
樊文超派出十几个最大胆的斥候,在河岸地一直监视着对方地举动。
陈智略则尽力让车队行进得更加迅速些。那千人骑受阻于洛水支流,那十丈左右的河面阻挡了他们的来势,不过他们没有死心,沿途向下流搜索过来,以图找到另一个渡口。可是河水拦得住马,却挡不住人,特别是武功高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