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页)
出歇斯底里的叫声,狂热得如同信徒看见了真神,在大明朝,除了金子,就只有银子才有这样的魔力了。
“江南那些人,完了。”钱谦益痛苦的闭上眼睛,仿佛老了十岁。
朝廷缺钱无法掌控内外局势,江南富商有钱不交税,而且有了南方东林党的舆论造势,无论做什么错的还是朝廷,与民争利嘛。
这是任家为代表的资本势力敢肆无忌惮,甚至公然叫板的原因。
现在朝廷有了自己的报纸喉舌,还有这些银子的底气,不怕别人卡脖子,如果能运用好,内外患不是不能解决。
国家能够富强,这本来是可喜可贺的,但钱谦益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的利益的建立在损害大明国家利益上的。
但除非钱谦益他们想一条道走到黑,公然叛乱,否则很难阻止朱由校和阉党做任何事。
那些礼部的官员被吓傻了,也忘了打好的弹劾不合礼仪的腹稿,临高王嗣德有钱,任性一把算什么,土豪用得着讲礼仪吗?
朝阳门外的大街上数万官民人声鼎沸,但就算是如此大的声音,也盖不过银子和地面,银子和银子撞击发出的响声。
何等美妙,何等悦耳,犹如心跳的跃动,让神经都为之麻痹,思维都为之停顿。
在现场的**星和他带来的翰林院记者们,也都感受到这种狂热的气氛,没有半点读人的仪态,情不自禁的挥舞双手,跟着从喉咙里发出嗷嗷的吼叫,眼泪流出来都不自觉茅山笔记conad;
“好多银子!!!梦白先生!!!我们不是在做梦吧!!!”
“这是朱雀洲的产物吗?!”
“这足有千万两吧!!!”
“要是每锭48两!!!不止啊!!!”
那些读圣贤的士林精英,未来的朝廷栋梁,现在的报社记者们,都从眼睛里发出饿了好几天的狼一样的绿光。
大明的士林阶层,无论是入仕还是将要入仕的圣人门生,从中期开始就变得非常现实,资本主义萌芽使得这种现实更加的普遍,贪起来也更加的没有罪恶感。
翰林院那些人现在的样子,可一点都没有道德君子的风范。
“朝廷有了这些银子,无论是内外用兵,还是赈灾修河,都不用看南方那些人的脸色了。”**星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虽然也震撼了一阵子,但最早恢复过来。用手捻着胡须,莞尔道。
而经过**星提醒,那些翰林院里出来的记者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整理仪态,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嘴脸。
“那是,那是。”
“大明中兴有望。”
“临高王果然是公忠体国。”
“……”
刚才还在喷嗣德,现在就夸赞起来了。
这画风转变得太快,让一边侍立的曹少钦等锦衣卫不禁斜眼。但有魏忠贤的严令在身,他们不方便吐槽,可对这些朝廷栋梁的翰林院精英们观感,就有点那个了。
看到这些人的嘴脸,**星有说不出的感觉,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现在他是看开了,不过回头审视一下过去,总有一点自嘲和无奈。
阉党和士林阶层虽然都爱财,可是如同**一样,阉党是专心做婊子,而那些读人则是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同样是卖的,逼格和档次不一样重生共和国同龄人conad;
由此可见,包装是很重要滴。
“有了这些银两,叶阁老的病说不定就好了。”**星看着堆积如山的银子,意味深长的笑道。
邹元标**星和叶向高三个士林领袖的还京,只有邹元标和**星积极出来做事,本来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叶向高被朱由校召见一次,后来钱谦益和南方东林党又每天拜访,结果在了解朝廷的详情尤其是财政状况后,一看苗头不对,左冷禅搜在五省平寇刮来的几百万两“逆产”根本不够填这个巨坑,原本有些雄心壮志的前首辅在头疼之余,突然非常无耻的“病倒”了,在京城的一处宅邸专心闭门养病,谁也不肯见。
许多人破口大骂,邹元标和**星也觉得这老滑头是混蛋,不过在骂娘之后也能理解他不想折腾的心情,70多的人,一病不起,这确实是一个好借口,一个多月时间不出门,两方面的人也都快把他给忘了。
不过,天启有了这些天数字的银两进账,如果叶向高第二天突然宣布病好了,**星也不觉得奇怪。
那些军士面无表情,挺胸叠肚,还在不停的把箱子里的银子倒出来,把箱子猛地抛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