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页)
还真是有古代军人的范儿。怎么说也是在元末真刀真枪厮杀过几年的人,虽然平时喜欢甩节‘操’,一旦认真起来,浑身上下就是一股子彪悍。
这时的汤爱民引领着秦军出德胜‘门’,他们唱的军歌除了刚才京营《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慷慨悲壮,整支秦军多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冰冷肃杀之气。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如果刚才《重整河山待后生》是催泪弹,那么当秦军开口唱歌的时候,所有人都好像一股冷电从头顶顺着脊髓直到尾椎骨尾而下窜,把一切悲切的情绪一扫而空。
他们唱的是电视剧《大秦帝国》里的歌曲《赳赳老秦》改编版,那是秦军的味道,那是铁和血的味道,是华夏男儿的味道。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日月为明,泽被苍生。
靖康国恨,四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 ; ;
第191章 丙寅年冬月十四(四)
秦军唱的《赳赳老秦》歌词里“西有大秦,如日方升。……”改成“日月为明,泽被苍生。”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改成“靖康国恨,四海难平。”
前一个可以理解,毕竟这是明朝嘛,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歌颂和弘扬大明的爱国主义,这也是主旋律。
而后一句,是当时努尔哈赤这野猪皮发家之后,觉得应该提升一下‘逼’格,给自己找一个牛叉一点的祖宗。历史上的完颜金朝就是在辽东发家的,把北宋给灭了,居住的地理上没问题,于是自称是‘女’真的后代。
虽然说是自称的,但大明百姓都当真了,把华夏历史上最黑暗最耻辱的仇恨靖康之辱也全算在他们头上,谁叫他们自称是金兀术的后代呢,正所谓祖宗债子孙偿嘛。岳武穆当年没干完的事情,就让我们这个时代的军人来完成吧。
在努尔哈赤认祖宗之后,大明上下没有仔细的考证其真实‘性’,而是真的把他们当成‘女’真那一拨人。
为此因为野猪皮‘乱’认祖宗,真正的‘女’真皇帝们死了都不安宁,也不知道是不是努尔哈赤跟‘女’真有仇才这样做的。天启二年大明朱由校皇帝干了一件事,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龙山附近所谓努尔哈赤的金国祖坟给挖了,金国帝王陵毁于一旦。朱由校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泄其“王气”,断其龙脉,阻止后金复制‘女’真的胜利。
朱由校在堪舆师引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不仅挖了努尔哈赤便宜祖宗的祖坟,还将其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也给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皋塔”。“皋塔”是纪念南宋抗金名将牛皋的,它之所以建在睿陵原址,是取“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之意。因为在民间里流传的《说岳》里,就是牛皋把兀术这个**oss给气死的。
也因此,朱由校除了被东林党黑之外,也被满清持续不断的黑,谓之“丧尽天良”。甚至约翰牛也来凑热闹,《剑桥中国史》一书对天启皇帝有一句评价:“在明朝没出息的统治者中,天启皇帝的名声最坏。”
看到这些黑自己的文章,天启帝朱由校反思自己挖人祖坟这种幼稚行为的同时,也不禁想起以前孙承宗教过自己的一堂课,是孔子的弟子子贡评价纣王的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意思是:殷纣王的不善,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
天启的情况就和那个纣王一样,在历史上几乎被黑得面目全非。所以朱由校得出结论:千万别当失败者,其结果是极其可悲的。要是明朝没有亡,朕挖个坟算什么,谁敢瞎bb?
这么看来,明朝当时是真的把建奴当成‘女’真了,但这种‘乱’认祖宗的行为,在后世被满族自己人打脸了。
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承认:“最早努尔哈赤家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当时中国明朝的东北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