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学业。便直接回国继承了危机四伏的家族事业。
因为得了方家的帮助,而且展景荣本身亦是能力出众,那些危机都逐一地化解了。展家上下,对方流怡也是客气非常。
可她却惶恐,又困惑。。。。。。她的丈夫自然是人品端正的,又待她很好,可却不是她想的那种好。。。。。。他们之间,始终隔了距离。
方流怡也想过,是因为两人的学历和背景吗?他们一样在西方求学,甚至出身的家庭也是类似的。。。。。又怎会隔阂至此呢?
最后是怎样得知来龙去脉的,其实方流怡也记不大清楚了。许是旁人的只字片语,许是因为自己的敏感和揣测,无论如何终究还是知道了。展景荣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心甘情愿地和自己结婚。她甚至隐约地了解到,他曾在求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子,为了她,甚至不惜和整个家庭闹翻。
说到底,这场婚姻与他而言,不过是被迫的。
她想了很久,终于还是开口向他求证。展景荣只是谈谈地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不要想太多,我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
是的。他在道德上十分自律,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这些她都相信——可是她也相信,自己看到了他眼底刻意掩饰的那丝黯然和无力。那是最好的证据,告诉自己,原来他的心底,真的还有另一个人。
原来,这才是真相。
后来,便习惯了彼此之间的相敬如宾。也幸而有了儿子,她带着孩子,常住在英国。而他事务繁忙,并不常来和妻儿同住。她生活的重心,已经渐渐地由一心一意地爱着丈夫,转到了儿子身上。
她的儿子,足以让她骄傲,又让她觉得,即使难以得到丈夫的全部,可是只有有了孩子,一切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她用全部的精力,爱着她的儿子,看着他成长,并不拘束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或许她的残生,也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幸福。
直到丈夫病重,自己陪在他的身边。弥留的时刻,他拉着自己的手,很慢很慢地说:“对不起。。。。。。”
对不起。。。。。。
他在对自己说“对不起”——可是她这一辈子,从来不需要展景荣对自己说对不起,她想像寻常的女人一样,听到另外的三个字。
看他不会对她说,她想听到的那句话,从来只是奢望。
悲怆无力,泪流满面。
儿子已经长大了,他的肩膀宽阔,揽着自己,一遍遍地抚慰。这茫然的下半生,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做什么了,或许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易钦的重担落在儿子的身上的时候,她可以帮着分担一些。
她回国,在儿子正式接手易钦之前,暂时主管易钦。
展家在文岛有一座极大的宅子,她去过数次,这一次,是为了整理丈夫的遗物。
她看见了那本黑色缎面的本子,极厚的一本,翻开的时候,仿佛窥见了那个对自己向来疏离又不失礼的男子的全部心事。
他那么爱那个叫做喻惠茹的女子,笔记的第一页,便是他们的合影。彼时他穿着黑呢大衣,将那个高挑的女孩子揽着怀里,两人的笑容羞涩而明媚。
略微发黄的照片背面,那个日期,原来正是自己一心一意单恋着他的时刻。
那些隐痛,又一次翻上来,这一次,排山倒海地将自己淹没了。
她无力地坐在桌前,仿佛自虐一般,一页页地翻下去,仔细地读着他的心事。
他没有骗自己,在和自己结婚之后,他们之间也断绝了联系。可他却越发执着地爱着那个女人,爱着他们过去的那段时光。一言一语中,不难读出他浅浅的后悔,大约是在后悔他当时的让步和懦弱。
可是她又何尝不是呢?
她错过了爱情,错过了青春,到了最后,连仇恨,也无法发泄,真是讽刺。
这些隐忍的情绪,是在收到了那封信之后,被彻底的引燃的。
是那个女人写来的,想来那时她并不知道展景荣已经去世了。信里的语气并不逾矩,只是老朋友之间惯常的问候与来往,却提及了那个寺庙。
她的丈夫的日记中读过那一段,寻找到唐时的建筑,彼时豪情勃发,情绪热烈。
那种热情,在她嫁给他之后,从未感受过。
她越读着,嘴角的冷笑便愈盛。
仇恨之心,越来越强烈——她方流恰发誓,就算是倾尽全力,也不会让那个女人和……自己丈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