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页)
学实用,独立思考、辨析,选择我认为对的解释。
去年,我的专栏题为《咬文嚼字》,在《中国医药报》连载。这要感谢金亮小师妹温柔的督促,使我这个天性懒散的人一周交一次作业,一年下来,集腋成裘,竟有五十篇。由思考落实到文字的过程,又使我灵感凸现,明白了很多字的含义。在报纸上发表,限于篇幅,未能尽意。今年我又修改、润色、翻译,增加了篇幅,使得文章更通俗易懂。感谢王倩引见了立品图书,同气相求,也就有了此书的出版。
中医启蒙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信此言不为过,愿就教于有道者!
徐文兵
丁亥年夏至日于北京龙头公
健 康(1)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便能够理解古人有关身体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也不至于将其只对译成英语的health或healthy了。
“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Jn),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健,强有力也。”可以作形容词,比如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十人。”鲁迅《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健”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
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