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过凶器,仔细查看,凶器之上,血痕犹在。闭眼思忖,赵一郎言辞,并无漏洞,不像谎报。
〃既如此,当初为何不报?〃崔大尹问。
〃当时,小的因念主仆情分,不忍告发。〃赵一郎说:〃如今,他父子恐小的泄露,想药死小人,不得不来禀告。〃
〃你一番说辞,听来不假。〃崔大尹蹙眉,又问:〃只是,本官有一事不明,他父子要害你性命,必是私议,你从何知道?〃
〃这……〃赵一郎张口结舌。
〃莫非有难言之隐?〃
〃幸亏主人偏房爱大儿,报知小的,方才晓得。〃赵一郎失口。
〃主人偏房,如何肯报信?〃崔大尹逮住把柄,随口诈唬:〃想必与你有奸!〃
赵一郎脸色大变,铁青带紫,谎言抵赖。
→虹→桥→书→吧→BOOK。
第9节:一文钱造奇冤·人命危浅(9)
〃你心中有鬼,全写在脸上。〃崔大尹鄙夷地说:〃事已显然,强辩无益。〃
随即,崔大尹差人,到太白村赵家,捉拿赵氏父子,及其爱大儿。
一早,赵宣前往生药铺,买了毒药,单等黑夜,备下酒宴,邀请赵一郎,含笑吞砒霜。可回到府中,院里院外,寻了个遍,不见赵一郎,心下疑惑,哪里想到,事情早已走漏风声,泄密者爱大儿,已整理行装,只等情郎凯旋,席卷些财物,展翅私奔。
赵宣坐在厅堂犯愣。衙役已经到了,不由分说,锁了赵宣,又拿获赵完,府里乱作一团,爱大儿跑出来看,正暗自欢喜。衙役问赵完:〃哪一个是你偏房爱大儿?
赵完指认,衙役将爱大儿拿了,将三人一并送交县衙。
赵氏父子,一路胡涂,不知衙门为何要擒拿爱大儿。
到了县衙堂上,崔大尹出示人证、凶器物证,赵完才如梦惊醒,悔恨不已。用当今话说,就叫:芳草地邮电局王八盖子国防绿,浑身绿出了毛,自己仍蒙在鼓里。
证据确凿,证人俱在,赵氏父子,无从抵赖,低头认罪。
〃若你分一股家私,与赵一郎,或许,他不至于出卖你。〃崔大尹感慨。
〃怕他贪。〃赵完鼻涕眼泪一把抓,抽噎道:〃人心贪了,形同无底洞,永久填不满。〃
〃此话当说给你自己!〃崔大尹表情严峻:〃人皆如此……只看他人头上长疮,不见自己脚下流脓。〃
赵完汗。
崔大尹当堂宣判:赵氏父子,害死四人,情理不容。赵一郎与爱大儿通奸,也判死罪。
不日,刑部详勘批复,死刑囚犯,拟秋后处斩。
许久后,景德镇上,有一人,衣衫褴褛,疯疯癫癫,街市晃荡,时常站在西林巷酒铺门口,口中念叨:〃刘成林,你不配站着撒尿!〃
大家认得,此人是王三儿。
9
三九天开桃花,老鼠啖猫肉,日子一晃很多年。
一文钱引发的连环冤案,早被人淡忘。偶尔,暮色下的景德镇,寻常人家门口,老态龙钟的外婆,摇晃着蒲扇,给儿孙讲那一段陈年公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富门如此,穷家小户,亦是如此。
譬如,南宋的一场人间悲欢,足以把穷人统统打昏。
虹桥书吧。
第10节:痴心独占花魁·把穷人统统打昏(1)
第二卷 痴心独占花魁·把穷人统统打昏
1
徽宗时期。
金兵消灭北宋,逮捕了徽宗、钦宗,又来追击高宗,相传,高宗驾驭白马,渡过长江,过江之后,发现白马成了泥马。所谓〃二帝蒙尘,高宗泥马渡江。〃
之后,天下分为南北。
当时,金兵攻进京城,烧杀掠夺,城外百姓,拖家带口,仓皇出逃。
逃难人群中,有一户,原住汴梁城外安乐村,三口之家。
男主人莘善,妻子阮氏。开了一间六陈铺儿,也叫粮食铺。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可久藏的六种粮食,称为〃六陈〃。
莘善四十岁时,得了一个女儿,取名莘瑶琴。模样乖巧,皮肤细嫩,不能弹,弹了就一个窟窿。令当代面膜饲养出来的脸蛋们,自惭形秽。
不曾想,瑶琴十四岁这年,一家人颠沛流离。
莘善一家,背着包袱,日夜赶路,未见金兵,倒碰上一队残败的北宋官兵。见百姓都背了包袱,便高声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