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一个更好的牛棚,再喂你更好的青草。”
林初因像哄孩子似得哄着老黄牛,但是老黄牛却不买账地别过头去,“嗡”地叫了一声,表示它很不愿意。
“这事还真不好办!”徐志琰也无奈地上前,也一起顺着老黄牛的毛发,希望能把它感动。
“这事好办,好办!”院门外突然传来孙婆婆的声音,只见她拿着一个包袱,被小石头搀扶着走来。
“孙婆婆,你们怎么来了?”林初因惊讶地跑上前,“你们的大黄牛我和志琰已经找到了,现在正想法子把它牵回县里去。”
“不用了。”孙婆婆笑眯眯地摆了摆手,“这畜生认家,恐怕是不会回县里去了。方才我听到你们说要住在这里守着,是不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需要看守?正好,我好小石头回来帮你们看着。”
“婆婆,您还真是固执。”
徐志琰轻叹了口气,然后把发现高岭土的事情告诉了她。婆婆闻言也惊喜的不得了,想着她一个老婆子也不会在做瓷器,就应了他们两个的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里咱们提到了高岭土,下面就说说高岭土吧!
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质纯的高岭土呈洁白细腻、松软土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
多无光泽,质纯时颜白细腻,如含杂质时可带有灰、黄、褐等色。外观依成因不同可呈松散的土块状 及致密状态岩块状。
主要用于:造纸、陶瓷和耐火材料。
别称:瓷土、白土、观音土 、陶土、阁土粉。
咱们见到的陶瓷,用的泥其实并不普通的泥,它是由瓷石和高岭土一起制作成泥。其中高岭土的作用很大。
并且陶和瓷又不同,咱们见到的白胎的瓷器都是瓷器,如青花瓷,餐具等,在这里高岭土的作用很大,因为是白泥。而陶烧出来的陶器呈青灰色(但是也有专门用瓷泥做成陶的感觉,是因为釉的不同。)而陶器一般就是我们家里用的陶罐和瓮等。后期我们会讲一下陶器。
文章写到这里了,前面有很多罗啰嗦的感情戏,本来是作者做的一个铺垫,有什么问题还希望指出。
以后的文大概会多一些制作陶瓷和商业方面的东西。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此文,么么哒~~~~
☆、第十五章:为难
徐志琰很感谢地给她行了一礼,接过她手里的包袱道:“既然这样,那婆婆就和小石头先住在这里,我和初因一有空就来看你们。”
孙婆婆连连头,“好好好!真是两个好孩子。走,去屋里坐。”
“婆婆,不用了,我和志琰马上就要回去。你和小石头这一路走来也累了,就赶紧进屋休息吧!”林初因上前道。
然后她又看了一眼撅着嘴巴的小石头,安慰道:“小石头也别难过,我和志琰会时常过来看你们,到时候我们教你读书识字。”
“好!你们一定要来。”小石头点头答应。
“婆婆,那我们就先走了。槐树下的那片地你要看好了,每天都要把牛拴在那里晒晒太阳。千万别让旁人去那里走动。”徐志琰交代着。
“好!你们两个放心,老婆子一定会看住的。那你们就先行回去,路上小心。”
孙婆婆很是和善,抓着林初因的小手一阵道别。这让她想起了她的奶奶,这种温暖,许久都没有感受了。
回去的路上,林初因与徐志琰人有说有笑,徐志琰还给她讲了许多孙婆婆和小石头的故事。
孙婆婆和小石头本来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的,他们是两年前从临省牵过的。前几年临省闹饥荒,家家户户饿死了不少人。有些百姓为了活命就带着一家老小从南向北边讨生。
讨生的路是非常艰难的,孙婆婆一家四口,从临省一步步地走来,半路的时候先是饿死了小石头的娘亲。再后来,快到村子的时候,小石头的爹为了保护家里唯一的牲口—大黄牛,与一起讨生的村民打了起来,最后却被那村民一锄头给砸死了。
就这样,孤苦无依的婆孙俩在经历过生死艰苦的磨难后终于到了村子里,还好这村子里的人都很热情,并不排斥他们这些从外地牵来的百姓,而且还帮婆孙俩找了村里空当已久的院子住下,也就是今天她们所住的那间篱笆小院。
一年之后,村长还给孙婆婆家分了两亩薄田,可是家里没有一个男丁,地里的庄稼也没有什么好收成。
乡间的空气就是清新,湛蓝的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