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天竺国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
敝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供养佛指舍利。
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据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前朝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因此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所谓迎请佛骨,就是每隔三十年把珍藏在塔基下地宫中的佛骨迎入长安城。
皇宫瞻仰。
当时从京城长安到法门寺两百多里间,车马昼夜不绝,沿途都有饮食供应,叫做“无碍檀施”。
迎请佛骨的仪仗车马由甲胄鲜明,刀杖齐全的皇家御林军导引,文武大臣护卫,名僧和尚拥奉,旌旗蔽日,鼓乐鼎沸,沿途站满虔诚膜拜的善男信女。
长安城内各街用绸缎结扎各种彩楼。
皇帝陛下,百官士众则沿街礼拜迎候。
佛骨先迎请到皇宫内供奉三天,再迎送到京城寺院轮流供养。
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施金帛,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瞻仰,甚至有人断臂截指以示虔诚。
其□发现4枚舍利。
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佛指舍利。
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
“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
法门寺也随着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为佛教的胜地。
法门寺整体造型体现了佛教的仪式特点、基本理念和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基本意愿,用以表现佛教的宇宙观、教义、教理等,突出法门寺佛祖真身指骨的神圣形象。
合十舍利塔分地面及地宫部分,地面部分内设佛教三身佛(即:法、报、化三身)各方菩萨、四大天王等佛教文化景观造型。
而佛祖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舍利塔地宫中厅,舍利是梵文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
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
当佛教徒再也无法向佛祖本人顶礼膜拜的时候,便把其虔诚之心转向了佛祖遗存的舍利。
这样,舍利便被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涵义,天道酬勤,海内升平。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
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
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院的各种塑像以及画像,现在大多都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以及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中,来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