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嘉敏坚定自己不会回侯府的决心,笑着看着宝妹和刘伊,跟她们在一起更舒心,她才不会回到那个充满着冷漠、猜忌的肮脏地方。
“姑姑,我可以给你当徒弟吗?”嘉敏小心翼翼地问道。
刘伊听这话一愣,“为什么?”她虽然不知道嘉敏是哪家的,但家境肯定差不了,若是跟自己……有朝一日她回家之后肯定会被耻笑,会后悔的。
“我想有一技之长,以后靠自己,不靠男人养活自己。”嘉敏坚定地说。
“嘉敏啊,你确定你以后找到你的父母之后不会后悔?”刘伊看了一眼嘉敏,“而且这些东西哪是那么好学的,得吃很多苦,你承受的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梁思南都三十二了,郭子渝应该年纪更大,可怜……
PS:我肯定会在暑假结束前把这文完结了。我发四。
☆、嘉敏的秘密
嘉敏是安国侯嫡长女;爹娘成亲多年就得了她这么个宝贝女儿,不知道有多疼爱,但自从安国侯夫人怀孕她就感到自己受到了忽视。
刚开始府里的丫鬟下人之间的风言风语,接着就是院子里的下人,贴身丫鬟、奶娘也在自己耳旁念叨:夫人有了小少爷,就不疼爱你了。
嘉敏最害怕、最敏感的时候安国侯还责骂了她;虽然现在想起来那些都是有心人的推动下进行的,要不然她怎么能轻易跑出守卫森严的庄子;一个月都不被找到。
她承认那时候很任性,跑出去只是想让爹娘担心她;让她感觉到自己还是被在乎的,但是他们都沉浸在安国侯夫人平安生子的喜悦之中,哪里会注意这个被冷落了很久的大小姐。
她在外面呆了一个月;刚开始有乞丐欺负她,抢走了她的漂亮衣服,后来当她穿的破破烂烂的时候就很少有乞丐欺负她了,甚至还会把乞讨来的馒头分她一半。
她披头散发,笑脸也是脏脏的,所以才没有被发现是女孩。
后来被刘伊收养了,她渐渐明白自己太过任性,但是爹娘的离去还是刺痛了她的心,在小溪村时她也听宝妹说过村里很多人都是重男轻女的,生了儿子就好好养着,生了女儿就扔掉或是溺死在茅坑里。
所以,她想父母那么喜欢弟弟,肯定不会在意她的丢失,即使悲伤一阵子……
嘉敏不想回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以前在侯府想笑只能抿嘴笑,要不然别人会说你没规矩,想哭只能捂在被子里哭,还不能被守夜的丫鬟听到,要不然会被当成是没有气度、没有大家风范。
哪像现在,想笑就咯咯笑,想哭就哭吧,还有人安慰你。
当初她还想着若是爹娘能找她,她就乖乖回去,但是大半年过去了都没有人找她,其实要找到她很容易,梁思南收养嘉敏的时候是去衙门登记造册过的,若是有心定能找到。
至今都没来衙门找,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爹娘根本没有打算寻找自己,二是有人可以阻挠。
前者是嘉敏最寒心的,但后者就是她最痛苦的,恐怕是有人不想自己回到安国侯府去吧。
嘉敏骄傲又任性,但是她不傻,而且按照刘伊告诉她的理论,她若是不在侯府谁最得利?自然是安国侯的贵妾冯姨娘。
冯姨娘是个商家女,虽然本朝并没有认定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但商家还是热衷于将女儿嫁入权贵之家。冯姨娘嫁妆丰厚,办事圆滑,在安国侯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得以与安国侯夫人分庭抗礼。
她是爹娘成亲一年后进府的,没多久娘就怀了她,而冯姨娘也怀孕了,虽然两人都是生了女儿,但在外人看来都是冯姨娘带来的福气。
安国侯没有儿子,安国侯夫人、冯姨娘、白姨娘、方姨娘都是生了女儿,嘉敏年纪最大,其次是冯姨娘的女儿嘉言。
若是自己这个嫡长女不在了,嘉言就成了隐形的长女,这对冯姨娘来说百利无一害啊。
真要是这样,自己只有两个出路了,要么死,要么毁。
当然了,刘伊虽猜出她的身份不一般,但嘉敏也没有告诉她具体的,唯恐刘伊把她送上京,到时候就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说嘉敏选择拜刘伊为师,一方面是想给自己找条出路,稳婆这个身份恐怕会为安国侯府所不齿吧,即使疼爱自己的老夫人也不会待见自己的;另一方面,她是真的想像一个市井小民一样安稳生活。
另外,她没有告知刘伊和梁思南的身世也是因为知道她们帮不了自己。
嘉敏猜得没错,冯姨娘确实就是那个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