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д咧赋觯�苏匠浞直┞读瞬鼙蜃髡轿弈埽�豢拔�В�滴�菇��
2.“良将第一”(1)
如果曹彬真是一个庸将,那么他为什么会在宋代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呢?
《宋史》评论曹彬说:“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原来曹彬久负盛名,并不因为他是擎旗陷阵、夺关斩将、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猛将,也不是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进退三军于挥顾之间、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名将,而只不过是文人君子眼中能“保功名、守法度”的良将。
宋朝皇帝的御将之道不是求其善战,而是求其忠诚,以巩固赵氏江山。对能征善战、多有才干的将帅,反而常常猜忌、防范,以尽力减除对最高统治者的威胁。因此,用将但求忠诚循谨,不求有勇有谋,崇文抑武、压抑武将地位,这些都是大宋王朝的祖传家法。
皇帝惧怕武将威胁自己的统治,因此宋朝的名将往往不得善终。如北宋狄青,遭猜忌而死;南宋岳飞,蒙构陷遇害;南宋余玠,被中伤后暴卒。在这样的背景下,忠实驯良、谨小慎微的曹彬被统治者看中,抬举为宋代第一良将,成为武臣的表率,也就毫不奇怪了。
自唐末以来,武将横行霸道,颠倒朝廷,成了皇帝的克星;而武将手下的兵痞也不好惹,往往为了钱财或女人发动兵变,杀死或赶走武将。为了讨好兵痞,武将只得放纵他们欺压百姓,为此形成了皇帝怕武将、武将怕小兵的怪圈。宋朝要长治久安,就必须跳出这个怪圈。
太祖即位初期,手下亲兵还很嚣张,曾有人晚上夜巡时到宰相范质家讨酒喝,坐下就不肯走,宰相无奈,拿出白金千两,这人才呼啸而去。太祖听说此事,只悄悄把那亲兵赶走了事。
武夫滥刑在当时更是普遍现象。一年春天,朝廷征民夫疏浚都城的河流,一些民夫企图逃走,一个禁军小军官一怒之下,杀了十几个民夫小队长,并将逃亡者的左耳割去。兵部尚书连夜上奏,痛陈其弊,请杀兵痞以谢天下。宋太祖虽然赞赏兵部尚书的意见,但也不敢下此狠手,结果还是发配了事。
正是在这种将悍兵骄的背景下,曹彬的“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就成为皇帝特别激赏的珍贵品质。
曹彬与赵匡胤相识于随从柴荣镇守澶州之时。当时曹彬为柴荣执掌茶、酒之事务,身为柴荣帐下牙校的赵匡胤曾经私下向曹彬要官酒喝。曹彬表示:“此是官酒,不敢相赠。”但为人谨慎的曹彬为弥补赵匡胤的失望,自己掏钱买酒招待赵匡胤,让赵匡胤尽兴而归。
后来赵匡胤执掌殿前司禁军,声势显赫,官场中人争相攀援,而赵匡胤也竭力结交各方豪杰。曹彬虽然与赵匡胤是旧交,但对赵匡胤极力扩张势力的做法颇有看法,所以没有公事从不登门造访,平日赵匡胤举行酒宴聚会,曹彬也绝少参加。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就问曹彬:“当初我想与你亲近,你为什么总躲着我?”
曹彬叩头请罪,说:“我为周皇室近亲,又身负重任,谨慎守职还恐怕有疏漏,怎么还敢私下交结大臣呢?”
赵匡胤感叹说:“不敢辜负周世宗者,独曹彬一人而已。”
曹彬性格温和,待部下宽容。有一次,部下有个小吏犯罪,曹彬判定打二十大板,可过了一年才命令执行。属官对这种做法百思不解,曹彬解释说:“听说那人刚刚结婚,如果马上执行,他家公婆就会怪新媳妇给丈夫带来噩运,必然每天打骂,那样他的婚姻就算完了。但国法又不能废,所以暂缓一年执行。” 。 想看书来
2.“良将第一”(2)
此后曹彬历任河中都监、潼关监军、西上门使、晋州兵马都监等职,都以处事谨慎、执事恭敬而得善誉。后周显德五年(958),曹彬出使吴越国,回朝时,吴越人赠送的礼物一概不收,吴越王遣人乘轻舟追送礼物,曹彬再三退还不成,便说道:“吾始终拒绝,有好名之嫌。”便接受而归,但全部上缴国库。周世宗得知后,硬把那些礼物还给曹彬,曹彬不敢违拗,但一拿回家就全部分送给亲旧故友,自己不留一钱。
乾德二年(964)冬,宋军大举伐后蜀,曹彬与刘光义一起率军从东路进攻四川,连克川东诸城。当时诸将都想通过屠城以立军威,虽然都监曹彬申严军令约束士卒,但主将王全斌处置失当,激起川中兵变,经过苦战,才得以平息兵乱。宋太祖得知征蜀诸将大多肆意豪夺川民子女玉帛,而曹彬的行囊中只有图书、换洗衣服时,给予王全斌、王仁赡等将校贬职处罚,称赞曹彬清介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