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嫁给了当地的藏族牧民,并改名叫曲珍。再以后,就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下落了。
第二天一上班,钱国庆就给胡安川去了电话。他告诉胡安川,材料已经看完了,他想弄明白的是胡家不遗余力地要找到魏雯燕,除了他爷爷胡开秤的临终嘱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企图。胡安川回答说:“没有,绝对没有别的恶意。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爷爷临死前说过,冤冤相报何时了,魏雯燕毕竟是胡家的后代。她失去母亲的时候才10岁,在那个年代,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姑娘能够活下来的最大动力,也许就是仇恨。她要讨回我们胡家欠她和她母亲的孽债。虽说我们胡家后来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我们不能把这一切都归罪于魏雯燕一个人,那样做显然不公平。况且后来她受了多大罪,吃了多少苦,现在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
第四章 怨未了 一(3)
“好吧,”钱国庆说,“我试试看吧。我有几个战友在山南,我让他们帮着找找看,一有消息我马上通知你。”
“国庆,请你一定尽最大努力帮我找到魏雯燕。我们胡家几代人同这个世界的恩恩怨怨实在太多、太沉重了。”胡安川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我爷爷、奶奶,我父亲,也许还有魏雯燕的母亲要是在天有灵,我相信他们会保佑你的。”
听完胡安川的这番话,钱国庆突然想起那个临死前还受到胡安川嘲弄和报复的郑成,心想,人性真是一门奇怪而又复杂的哲学。“好吧,我一定尽力而为!”钱国庆说。
很快就有了北京女知青的消息。确实有一个叫曲珍的北京女知青,现在是独自一人生活。她曾经嫁过两次,第一个丈夫是病死的,并留下了一个女儿;第二个丈夫死于前几年的一场暴风雪。两年前,当地的民政部门为了照顾曲珍,特意给她贷款,帮助她开了一家小餐厅。当钱国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胡安川以后,胡安川决定尽快动身前往山南地区探望曲珍,并核实其真实身份。他希望钱国庆能够陪自己一起去。起初钱国庆表示跟胡安川一同前往,有些困难。首先他没有请假的理由,要想请假可能不太容易。但在胡安川的一再要求下,他只好答应试试看。出乎钱国庆的意料,他的请假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他给军区作战处的叶处长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要陪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去一趟山南,寻找朋友失散多年的姐姐(其实应该是胡安川的姑姑),不知叶处长能不能利用职权给他们派辆车。叶处长虽然有些为难,但终究还是答应给他派一辆车,只是反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出半点纰漏和事故,否则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就得摘了。“国庆呀,你这是给我出了个难题。现在军区上上下下都在抓安全防事故,我这可是顶风违纪哟。好了,办完事就赶紧回来。我给你三天的时间……”
出发的头一天晚上,钱国庆住进了酒店的总统套房。这一夜他跟胡安川聊了很长时间。胡安川拿出一张他爷爷跟两个叔叔在美国的合影照片让钱国庆看。他说:“其实我也是前两年才真正了解我父亲家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我爷爷以前杀了不少共产党,可以说是罪恶累累了。老天有眼,到了我爹和叔叔、姑姑这一辈人实际上是在为他赎罪还债。老头儿还算是明白吧,临死前也没忘嘱咐他的后代们别再没完没了地循环相报了。”钱国庆笑笑,说:“是啊,说说容易,真要完全做到却是很难。”胡安川点点头,表示同意钱国庆的观点。
在钱国庆山南军分区战友的协助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曲珍所开的那家小餐馆。有意思的是餐馆的名字叫“味闻宴小吃店”。按照胡安川的计划,第一次的“拜访”只要能见着魏雯燕本人就行,暂不与其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接触。
餐馆很小,勉强能够容纳十来个人进餐,经营的品种也是最简单、最常见的那些个饭菜。餐馆有两个服务员,一个是当地的藏族姑娘,另一个像是来自内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汉族小姑娘。胡安川、钱国庆、钱国庆的战友和司机四人坐下以后,服务员递上了菜单。
“不用点了,”胡安川看了看破烂不堪的菜单,说,“就上几道你们这儿最贵、最好的菜吧。国庆,你看看你们几位解放军喝点什么?”
“就喝青稞酒吧!”钱国庆提议。
“喝酥油茶吗?”汉族小姑娘问。
“喝!”钱国庆回答。
胡安川不停地左顾右盼,观察周围的一切。餐馆的装修非常俭朴,藏汉风格混杂,有些不伦不类。墙上挂着的玻璃镜框里是一张“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红卫兵的彩印图片。因年代太久,画面上的色彩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