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页)
县城之中,人人都在抢收地里的庄稼,可是到底没挽回多少,基本上有一大半都被水冲走了。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一家老小就指望这点东西活着,剩下的来的那么点粮食,一大家子,没吃多少,就全都没有了。
没有食物,只能选择掠夺,从周围的邻居开始,一点点的向外部进攻。
这段时间县令简直忙的焦头烂额,因为这段时间村民们违法乱纪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县令坐在大堂上,看着跪着的一大家子,有老有少,另外一面是土财主。
他揉了揉已经疲劳过度的脑袋,连惊堂木都忘了拍了“赵财主,你是说这么一伙强盗要去抢你们家,这青天白日的,你说什么梦话,哪家土匪带着一家老小去打劫的。”
“大人,就是他们,整个街道的人都能给我作证,他们要抢我的米。”赵财主说道,这好端端的国难财,他可还没发几天呢,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他的心里面别提多晦气了。
赵财主什么德行,县令那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就这两方人对峙,有点脑子的都得怀疑赵财主又仗势欺人去了。
县令想到这里,脸上就是满满的阴云,别人家县令,天高皇帝远,呼风唤雨,到了他这里,又当儿子,又当孙子的,明知道有些人不是个东西,偏偏还办不了他。
县令一发火,另外那一大家子,纷纷有些紧张起来。县令见了,尽量柔声道:“你们有什么冤屈,尽管说,本县一定会给你们主持公道的。”
那农民一家,闻言眼前一亮,一个明显当家做主的老人还是道:“我们没有冤屈,就是我们要去抢的他们粮食。”
县令不屑的看了眼他,还真是岁数越大,胆子越小,县令虽然心里有些看不起这般做派,可是倒也算理解这些村民们对县衙的畏惧。
什么衙门口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还有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自古民间流传的谚语如此之多,可是跟衙门搭上边的,他就没听过什么好词。
这老翁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小心谨慎,怕得罪人也是应该的!
县令向后面摆了摆手,不大会功夫,一盘相貌精致,香甜可口,好吃又好看的糕点就端了上来,县令把里面最小的四岁孩童拉了过来,道:“告诉我,你们真的去强劫了吗?说实话,又糕点吃。”
那小童看着一盘糕点,眼睛都在冒着绿光,连连点头。
县令闻言,皱了皱眉头,难道他猜错了,这个时候的土匪,流民,真的有带全家老小出去抢劫的爱好。
“你们为什么这么干,说得好了,这一盘子糕点都是你的。”县令哄道。
“为了有粮食吃。”那小童说完,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县令手上的糕点,县令扶额,现在他真的不知道这人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了。
“本朝偷盗要判一年的牢,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吗?”县令刻意将所判的时间多说了一半。就是希望能有人出来,可是却没想到,那些人直接认了罪。
不知道,是不是县令的错觉,他觉得那些人比他这个县令还想让案子快点结了呢?
县令无奈,只能把这一大家子全都关进了牢房,因为有老人孩子,还选择了一件大的牢房,把他们关进去。
县令这样的做法让村民们侧目,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能有十几家跑去打劫赵财主的粮食铺子,弄得整个县衙的衙役都已经认识了他。
县令这次照常打算把这些人扔进牢房,旁边的师爷一脸纠结,寻思了半天,才慢吞吞的走了过来,说道:“大人,咱们的牢房住不下了。”
“什么?”县令惊讶,牢房住不下,这倒是个新鲜事情,再看看最近都是些农民,县令觉得事情好像真的有些不太对了“你跟我去牢房看看。”
县令说着就要离开,那些人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大人,您还没把我们关进去,您怎么就先走了。”
这话说的,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要去什么好地方呢。
县令听着这话,脚下的步伐都是一顿,进了牢房,听着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县令制止住了衙役们要喊大人行礼的动作,小心翼翼的听起来墙角。
“爹,县令大人把我们关在这里一年,等到了明年,咱们又能回去好好种地了。”
“是啊,还是爹的办法好,不然咱们一大家子准跟隔壁老王似的,一家子吃观音土,最后吃起了。”
“这可不是你们一家的功劳,提这建议的还有我的份呢?”对面一个生龙活虎的彪悍老太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