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回也需两月有余。”他从怀中掏出一面腰牌,又道,“你拿了在下的这块腰牌,一路驿吏见此腰牌后,定然以快马相备,赵兄亦当轻装简行,昼夜兼程驰骋,速去速返。”
赵康闻言,眼珠一转,面有难色,道:“那么,犬子……”刘毅断然道:“我自会派人关照,赵兄尽管放心前去。”
赵康又道:“在下尚有一事未了。”
刘毅诧异道:“赵兄办事,一向以果断称道,今日为何如此迟缓拖沓?”
赵康一叹,道:“唉!刘公子有所不知,在下那帮弟兄实在无能,竟放走了两个疑犯;在下得讯后连夜快马赶来,一路严加追查,至今尚未有结果。”接着,他将太和村中阳南溪畔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如今那两个女子逃脱,当年之事岂不大白于天下?如若露了马脚,我又如何掌得点苍派之门户?况其中一人如果真就是段凤姑,若让犬子晓得了,再除去就难上加难了。故在下需将此事彻底了断,方可放心前去。”
刘毅略一思忖,心中计议已定,敛容道:“赵兄不必多虑,放心前往便是,在下定会多派人手将那二女擒拿审问。再说,有吴王爷作靠山,有在下等人鼎力相助,大理还有张国柱提督坐镇,谁敢夺汝点苍派掌门之位?”
………【第二十一回卧榻惊剑呜 真伪倩谁识(四)】………
作者新建了一个专题《侠为何物》,欢迎新老朋友们前来小坐。。26dd一个作老想要进步,听多了褒奖赞扬之辞没有太多的好处,我非常希望朋友们能对本书作出中肯客观的评论,无论褒贬,品头论足,知无不言、言而无忌;指点利弊,大胆点评!谢谢!
灵幻做完早课,与凤姑收拾停当,别过弥陀寺住持,出了寺门。
天色已经亮透了,雪却仍然不紧不慢地飞扬着,放眼北望,陡峻的龙尾关中丞街行人稀少,显得有些冷清苍凉。
她二人走不多远,便来到龙尾关下西洱河南岸黑龙桥头。却见黑龙桥已有一队官兵把守,几个黑衣人正和官兵一道,盘查着过桥行人。
灵幻一把拉住凤姑,转身便走。心道:“阿弥陀佛!来得好快!”
走了一段,她看看前后左右无人,悄声对凤姑说道:“沿河朝西走。我俩走到天生桥再过河,顺斜阳峰山脚插上去。那里乃荒郊野岭,他们定然不曾去设防的。”
果然不出灵幻所料,天生桥古驿道上,连个鬼影都不见,唯有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峡谷上,一石横空悬过,江水滔滔,夺关飞涌,萧萧狂风,龙吟虎啸,漫天雪花,暴虐飞卷。
她俩顶着狂风暴雪,跨过天险天生桥,拐出残败不堪的江风寺,踏着厚厚的积雪,高一脚低一脚向山上攀去。
从天生桥上仰望苍穹,原本就是一线天的峡谷,更无上山的路径,加上这连日的大雪,天地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沟壑坎埂,皆被大雪填平。灵幻、凤姑二人不时陷在雪坑之中,有时一跤摔下,直往坡脚滚落,待身形把稳,已落下了一大截。此时,二人又相互搀扶,双手双足并用,如同猿猴般奋力朝山上攀援。
她二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中午时分,方才来到一处山洼之中,放眼望去,但见原本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早已冰封雪冻;又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不大不小的草屋,墙外立有一盘水轮,已然纹丝不动,屋顶一片厚厚的积雪,屋檐之下一条一柱的冰棱间,却隐约冒出了丝丝缕缕的蒸汽、炊烟。
二人眼中一亮,顿感腹中无物,饥肠辘辘,寒彻周身。凤姑看看草屋,悄声对灵幻道:“师叔,不知此屋所居何人?我已又饿又冷,不如进去避避风雪,暖和暖和也甚好啊!”
灵幻细细地朝四周打量了一番,拉着凤姑走近小屋,抬手往柴扉上轻轻叩打了两下,单掌一立道:“阿弥陀佛!风雪寒冷,屋中施主可否让贫尼暂避片刻?”
一阵窸窣声响过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士快快请进。”说着,柴门”吱呀“一声大开,一位苍发老者单掌立胸前,满是皱纹的脸,一副虔诚模样,看着灵幻二人,又开口道,“大士快快请进!大士宝驾光临,定是老夫前世修得缘分。请,请!”
灵幻合什道:“阿弥陀佛!多有叨扰!”美目一闪,已将屋内看个明白,眼见这位苍发老者年逾古稀,身躯已略佝偻,乃一平常看守此处水碓之村夫,遂迈步走进屋中。
苍发老者走进柴门,将她二人让到火塘边,让座于草墩上,又取过两只残缺的茶盅,舀了清水涮过三遍,方从火塘边缘的炭灰上抬起小瓦茶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