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我悄悄地走,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念完后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小偷潜入一个生活困难的家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杨阳一琢磨,说:“还真有点儿这意思。”
我说:“诗人不是小偷就是流氓,要不怎么管他们叫‘湿人’呢!”
“海子是不是有恋母癖呀,怎么把什么都能当Ru房呀!”
“他都把什么当作Ru房了?”
“月亮。”
“月亮又圆又亮,Ru房也又圆又白,挺合适的”
“可是女人有两个Ru房,而月亮只有一个!”
“这是诗人寄托了他的美好梦想,他渴望世界有两个月亮驱散黑暗,给人类带来光明。”
“我前两天听说在丹麦北部某山村里发现一个长着三个Ru房的女人。”
“那可以把她比喻作太阳了。”
()
我问杨阳为什么看这么多诗集,他用两个字做出简明扼要的回答:空虚。
杨阳所说的空虚也时常在我的体内产生,它像一层无法驱散的乌云,积压在我的心头,久久不愿离去。
我和杨阳终于挨到午饭时间。在我想是和杨阳一起去食堂吃,还是去找周舟吃饭的时候,杨阳主动提出请我去食堂吃小炒,回报我昨日请他喝啤酒之恩。其实,我昨天的主要目的是和周舟一起吃饭,只是正好撞见杨阳去买烟而已。
我们先于下课的学生赶到食堂,杨阳去买小炒,我坐在椅子上等他。不一会儿,杨阳端着一份宫保鸡丁和一份溜肉片回来。
大批背着书包的学生和夹着讲义的教授正从教室方向源源不断地涌入食堂,一时间,食堂的空座位全部被书包、作业本、几根钢笔或一卷手纸等物占据。食堂的坐位始终供不应求,教授们为了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沦为唯一站着吃饭穿西服的人,经常会提前几分钟下课,但是教授们相互竞争,如果有一个教授提前2分钟下课,第二个教授就敢提前3分钟下课,第三个教授便不得不提前4分钟,以至出现过某个教授在上课没过多久便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都早点吃饭去。”学生听后一片沸腾。日后,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此事被教学处知道,他们扣掉该教授当天的伙食补助——20元钱。学校并不敢重罚,因为该教授身兼中科院院士身份,学校因为他的存在而焕发光彩。此事发生后,凡是再有老师提前下课,他们就会对学生说:“咱们下课了,你们出去的时候都小点儿声,如果这次没被教学处听到,下次我们还提前下课。”这班同学大喜,正当他们悄悄地打开教室的门,准备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去时,发现另几间教室的学生已经在悄无声息地撤离,正蹑手蹑脚地赶往食堂。下课后,老师绝不会被学生纠缠着答疑,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而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到了食堂没有座位。其实这一切努力仅仅是为了能坐着吃口饭,这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大学校园里居然成了全体师生共同为之努力的方向,难怪我爸总是批评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树立起崇高远大的理想!”
当我和杨阳快吃完饭的时候,见周舟夹在人群中挤进食堂。我站起身叫她,她微笑着走过来:“你们吃饭了吗?”
“这不正吃着呢。”我用脑袋示意桌上的饭菜,“你吃了吗?”
“还没,我得先找个地儿。”
“你坐我这儿,我吃完了。”杨阳把碗里的饭粒扒拉干净说,“你俩慢慢吃,我先走了。”然后胡撸了一下嘴,跟周舟说了声再见。
“再见。”周舟回应了一声,把书包放到刚才杨阳坐过的座位上说:“我先去买点儿吃的。”
“嗯,去吧。”
“你还吃什么吗?”周舟看了看被我们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说。
“我吃饱了,你去买自己的吧。”
“好吧。”周舟掏出饭卡,挤进排队买饭的人群。
在周舟去买饭的短暂时间里,有好几个学生指着周舟的座位问我:“同学,这儿有人吗?”
“有人。”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他们看了一眼摆在我面前的空盘空碗后悻悻离开,去他处寻找座位,这一眼的含义是:“你丫怎么占着茅坑不拉尿!”我心想,我偏就不拉,我一会儿还要和周舟一边占着茅坑不拉屎一边聊天呢!
周舟端回来一份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坐在我对面。
“你吃得了这么一大碗吗?”我问。
“我早就饿了,老师本来讲完课了,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