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雨水(四)(第2/2 页)
这些都不打紧,唐伯虎没所谓地摇摇头。坐在外头吹风吹得久了,竟还有几分发寒,他得赶紧打算寻个去处才是要紧事。便借着转场间的停顿,摇摇晃晃地扶着墙垣起身。
言归正传,文也好的记性不错,不曾因这点打岔就忘了前文,很快又回到了之前的话题上,继续介绍起诗人的生平。
【对于杜甫,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在这里,我也无意于对诗圣不凡的一生多加赘述。但或许,在我们想当然地以为他就是那个饱经风霜的老杜的同时,还可以更加留心他年少时的风姿。】
【在大众的普遍印象里,杜甫似乎一直都是以穷困潦倒的形象出现。住的房子呢,也只是再寻常不过、甚至于有些破烂的茅屋。好不容易盖起的屋子,结果被那东南西北风一裹,连屋顶儿都要吹没了,很是心酸。】
即便面前就坐着杜甫,文也好依旧大大方方地讲了下去,并未刻意对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避而不谈。
【但大家可不要忘了,杜甫毕竟姓杜。】
打趣过一句,文也好正了神色,介绍起来:
【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姓杜”并没有什么概念,一个姓氏而已,有什么稀奇?可是在唐朝呀,当时社会上正流行着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它的意思也很直白,无非是说:那杜氏与韦氏是长安赫赫有名的大家族,族中人才济济,权势倾天。】
【其实这句话呢,倒不是史书工笔的盖棺定论,顶多只能算流传于市井之间的俚语童谣。即便如此,这短短八个字所反映出的情状,仍然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所以可见,青少年时期的杜甫,家庭条件可谓是相当优越,生活总体而言也较为安稳富足。】
听文也好提起自己的出身,杜甫倒是神色如常,并未因此生了什么自视甚高之心。
【除去显赫门第,杜氏同样以诗书传家。便如我们曾经提到的,杜甫祖父杜审言便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也解释了后来杜甫为何会无比自豪地在诗中提出:“诗是吾家事”。】
【“写诗是我家祖传的一项事业”,这话或许任谁说来都难免张狂,可是在杜甫口中听到,是不是又意外地毫无违和感呢?毕竟,谁让人家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杜甫呢。】
直到听到祖父之名,杜甫脸上的平静终于被打破,稍稍泛出些与有荣焉的自豪。
【总有人觉得诗仙李白飘然不群,轮到诗圣杜甫便是苦大仇深。可身为富家公子、名门之后,杜甫早年同样过着相当恣意的生活。但凡读过《壮游》一诗,一定会让你们对他有所改观。】
《壮游》一诗并不如其他诗篇知名,可文也好始终对其情有独钟,这次顺道借着视频介绍一回。
【开篇一句,“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不禁让人想到杜甫丰富多姿的少年时光:观过公孙大娘剑器舞,听过李龟年歌唱,这又该是何等意气风发的小郎君呀!】
【再长大一些,漫游吴越齐鲁,胸怀万千丘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是写于此时。而单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一句,亦可管中窥豹,遥想当年快意生活。】
【闲暇时刻,少年杜甫会因嘴馋,爬树采枣;也会因为饱览河山壮丽,心生万丈豪情。有肆意潇洒的时候,更有轻松欢乐的时候。】
【诸位请看,上述种种,哪里还有传统印象里的半分影子?】
【所以,对于《春夜喜雨》,不应当只有赞颂适时而来的春雨这一种解释;对于杜甫,更不应只有颠沛流离或诗仙迷弟这一种印象。而我想,不仅仅是《春夜喜雨》、不仅仅是杜甫,无论是哪首诗歌、哪位诗人,都值得我们多面观察,反复揣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