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无须考虑到她的婚嫁情况。现在由于生活的需要,自从光军被分配进村小学当教员后,一直硬认为读书没出息的叶老汉,开始考虑将女儿小莉退学,留在家里里帮助干活,当当他们的帮手,至于让女儿小莉上学的原因是基于她小,还不能做一些体力劳动,还有光军的要求和怂恿。
叶老汉夫妇与大儿子光友和媳妇桃花分开后,住进这个落后的新房,夜里不知道流过多少泪,后悔当初不该让光军上学,甚至读大学,现在将儿子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地里的活也做不来,身体又瘦弱,一担水都挑不动,自己的工资养自己都养不活,从何谈起娶亲,就算是现在有点钱向别人家姑娘提亲,还怕姑娘不同意呢。就是姑娘同意,她父母也会阻拦的,还是在农村,找个女婿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从何谈起下地挑肥、下种、干活?结婚后岜不让女儿累死,苦死?叶老汉夫妇想着想着,没法继续想下去了,想过舒服的好日子,现在想都不敢想,不知道这个难日子什么时候能过到头,现在也容不得多想了,只能认准了一个理,一门精——累、干活,把地做好、做熟,防止虫灾天灾。
由于分家,土地分了一半给大儿子,由于光军考上了大学,所以他的一个人的土地被征收了,所以叶老汉夫妻俩加小莉和光军耕种面积只有2亩多地,种的地亩少,收入显然就少,这对叶光军的父亲来说无疑在心里是一种打击。
下半年,叶老汉将女儿小莉留下来,在家里做活务农,这样可减轻他们的劳累负担,小莉好从此就退学了,高考就在眼前,现在却变成了小莉既定的空想,她所在学校二中的班主任来过两次,劝说叶老汉,也无济于事,成绩一直优秀的小莉,被命运牵扯在梦幻的大学校园门外。小莉为此流过很多伤心的泪水,叶光军也不同意父母的决定,将小妹拉回家不让上学,在家里帮助做农活,在四人家庭会上,他严肃地表示用自己的工资去让小妹上学,争取将高中读完。这都遭到父母亲的反对和驳斥,叶老汉指着鼻子光军骂说道:“你一个月能拿几个钱,全部给了小莉上学,这个家不要啦?你难道说不找对象娶老婆啦?你是不是要将我和你妈这身老骨头累塌,你也没什么力气,身体瘦得象根柳条,天天要教什么倒头课,没什么空时间,也不能帮我们什么忙,就连做饭洗衣也要你妈来伸手,现在小莉下来,多多少少也能替代一点,读书有什么用啊,你不也是读书的吗,现在怎么样了,反而被别人瞧不起,就算小莉考上大学又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和你这样一个结局吗?你看看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文不文,武不武,找对象我们还要为你烦神,花钱,还要盖新瓦房,象这样我们住的土房子,哪个小姑娘会嫁给你啊?这都要花很大一笔钱的,这么多钱在哪里搞呢?你有没有想过?光靠我和你妈两个人累,就是累死了也不行啊,光军。”
光军说:“我现在不找对象娶老婆,过几年再说。”
叶老汉夫妻:“孩子啊,你知道你今年有多大了吗?已经快三十几岁啦,不小啦,你看村里象你这样大的男男女女哪个没结婚、没有孩子?就算你不打算结婚,村里人会说我们笑话我们的,说我们穷得连儿子找对象也找不起。”不论光军怎么说,叶老汉和老伴也都不会依从他的,所以他只能结束这陡劳的劝说。
叶光军白天的生活规律是家—-学校—-家,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早早地睡了,人也日渐变得焦虑和憔悴起来,上课的时候也想着能用什么法子解决目前家里的困难状况?让父母能有些舒畅的心情。放学也在想,睡觉也想着,很老实的他,一段时间没有言语,除了在课堂上讲讲话外,都很少在办公室与同事交谈,由于在办公室,叶光军性格比较温和,很少于人辩论,看上去较于老成,因为忧愁,光军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年龄要比他真实年龄大七八岁,所以人们都称呼他老叶,同事称呼他老叶,有时被学生听到了,背后也你他为老叶,叶光军也从不计较这些,学生一般都有喜欢与这位叶老师玩,他的课基本没有学生逃课,也不怕他提问题,答错了情愿让他打,因为他打不痛,个个都勇于举手答题。
有一天,班里有一位男生把别的班的一个女生打了,女生哭着回去了,下午这位女生家长到学校里来找男生的班主任评理,要求狠狠地批评这个欺负他女儿的男生,这位家长不知道这个男生的班主任是谁,他女儿脱口而出是老叶,弄得办公室里的人都个个暗笑。打那以后,村里人见了光军都改称他为老叶老师,由于他教课认真,仔细,学生传颂,乃至全村的家长都知道,家喻户晓。
叶光军象一头牛一样地天天默默的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