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在5年的时间内,全公司近八成员工听了约40次讲座。讲座中提出的建议具体可行,所以,我们一直反复地参加讲座。”
在参加讲座以前,我本人一直认为“谈判就是要有攻击性”,需要一击致命,置对手于死地。但是,在使用自信谈判法时,可能会将谈判带入第二轮,如果使用的方法得当,甚至会建立2轮、3轮的“持续关系”。于是,我恍然大悟。
第3节:前言(3)
大串老师在初次见面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用句不好听的话来形容,就是一旦和她辩论,会输得落花流水。”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讲座中提出的建议一针见血、契合实际,听起来非常舒服。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将这种讲座方式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简洁明了地向客户提出建议。这样一来,可以使客户产生直接想象的空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参加讲座的人要求重复听讲座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经过大串老师的培训后,参训人员的脸上没有一丝的犹豫和疑惑,这就是大串老师自信培训的特征。
外资大型企业培训负责人的感言
“在大串老师的讲座中,从来不会出现标新立异的奇谈怪论,但是,通过讲座我们可以学习到‘实用的知识’。”
大串老师是“自信谈判法”名副其实的践行者。
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自信对话的优点,因此,更具说服力。这样一来,自然促使我们产生一种“试试看”的想法。讲座中从来没出现过标新立异的夸夸其谈,只是用一种简单平实的形式,具体地向我们介绍一种正确的方法或过程,而这一方法或过程可能是我们已经使用过或接触过的。换句话说,她只不过是采用了一种简单易懂的形式将我们平时不注意的细节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感到很踏实,学到许多即学即用的知识。
在本公司中,有位经理灵活地运用了大串老师标志性的自我分析法,将其应用到公司的机遇分析中。通过讲座,参训人员可以深刻地体会、消化、吸收一个个具体的方法,并学以致用,将其灵活地应用在工作的各个领域中。这也正是多年来相当多数量的公司将各个级别(从公司新员工的培训到公司管理层的培训)的培训业务委托给大串老师的原因。
谈判交流是关系到生意成败的关键。如果谈判进展顺利,就能够抓住好的机遇,取得丰硕的成果,工作过程本身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相反,如果谈判进展不顺利,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危害人际关系。
例如,项目管理、公司内部意见讨论、上司管控、员工培训等,都是非常复杂的。许多人可能对业务拓展、新产品促销、价格谈判、索赔处理等怀有一种恐惧心理。
第4节:前言(4)
但是,自信交际可以为你提供即学即用的方法。
如果你尝试使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差别。
当你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畅快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谈判对手会欣然接受。而你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畅快感,从而内心充满喜悦。
如果你能和对方建立起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就可以鼓足干劲,推动工作顺利展开,从而不断拓宽有待挑战的领域。
最开始时,可能会有些细微的体验。例如:敢于坦然地对那些难缠的对手说“不”(在不影响对方心情的前提下),从挑剔的上司口中征得同意等。
这些细微的成功体会实际上就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原动力。
关于本书中介绍的“方法”或“过程”,有些人可能会持怀疑态度,认为“就这么点事儿,我也能干啊。”但是,经过培训后,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之前甚至连这些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
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我们要聆听顾客的要求”是公司经营手册中最常见的一句话。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想必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些人只顾着自己痛快,丝毫不顾及顾客的感受,一直在那儿絮叨个不停吧?
又比如“充分挖掘顾客潜在的需求,并体现在计划中”是商业领域中人所共知的基本原则。但是,有些人根本就无视这一点,非但没有用心了解顾客的需求,反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顾客,言必称“你们公司需要这个、你们公司需要那个”。
在执行这些基本原则时,反而会遇到出乎意料的困难。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的工作就是解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