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汉字书法入门教程 > 第6部分

第6部分(第3/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家有邪神初长成大梦归离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篮球梦之挥手之间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灾!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宝贝:神奥开始【后续】快穿:戏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么办韩队点名要你,刑警新星别想走挣脱绿空变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卖核弹海岛求生:我能召唤海贼人物获得枪神祝福的我,竟变成了女生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火影:系统认错主角后我觉醒了!倾尽天下携手山河乒乓:师承张藏獒续写国乒荣耀欧希乐斯的日记

欧阳询经历了南朝的陈代入隋唐的一统,比欧阳询小一岁的虞世南也同样是由南方的陈朝入隋唐。

在大唐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之后,唐初书家不少是出自南朝系统,正与唐太宗的喜好南朝王羲之作品可以一起来观察。

之二 书法美学(10)

代表北方政权的唐太宗,在文化上,特别是书法美学上,却是以南方的书写为崇尚向往的对象,使北方与南方的书风,在刚强与委婉之间,找到了融合的可能。唐太宗是建立、催生新书体有力的推手。

“楷书”的“楷”,本来就有“楷模”、“典范”的意思,欧阳询的“九成宫”更是“楷模”中的“楷模”。家家户户,所有幼儿习字,大多都从“九成宫”开始入手,学习结构的规矩,学习横平竖直的谨严。

清代翁方纲赞扬“九成宫”说:“千门万户,规矩方圆之至者矣。”(《复初斋文集》)

“九成宫”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通过儿童的习字,通过书写,把“规矩方圆”树立成不朽的典范,是书写的典范,也同时是做人的典范。

“九成宫”原来是隋文帝杨坚的避暑行宫“仁寿宫”,唐太宗重修而成新建筑。山有九重,宫殿也命名为“九成”。太宗在此地又发现甘泉,泉水味美如酒,称为“醴泉”。宫殿修成,太宗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石,刻碑纪念,就是影响后世书法达一千多年的“九成宫醴泉铭”,当时欧阳询已七十四岁高龄。

许多人童年练字最早的记忆都是“九成宫”,欧阳询书写中的“规矩方圆”,似乎也标志了唐代开国一种全新的文化理想。

童年习字,常常听老前辈说:“‘九成宫’写十年,书法自然有基础。”

我不一定同意这样的书写教育,但是还原到“规矩方圆”的基本功,欧阳询建立在绝对理性基础上的书体,的确不可否认地竖立了唐楷汉字典范中的极则。

欧阳询墨迹——“卜商”、“梦奠”、“张翰”

因为“化度寺碑”、“九成宫”这些石刻碑帖的广大流传,使许多人忽略了欧阳询传世的行书墨迹写本,如“卜商”、“梦奠”、“张翰”。

他的“卜商帖”、“张翰帖”在北京故宫,“梦奠帖”在辽宁博物馆,加上同样收藏在辽宁博物馆的“千字文”,欧阳询流传的墨迹在唐代书家中不算太少,也使我们可以用他手书的行书墨迹,来印证他正楷石刻碑拓本之间的异同。

一般来说,石刻书体因为介入了刀工,常常比毛笔书写的墨迹要刚硬。但是比较欧阳询的石刻拓本与墨迹手书,竟然发现,他的毛笔手书反而更为刚硬峭厉。

“卜商帖”里许多笔法(如“错”、“行”)的起笔与收笔都像刀砍,斩钉截铁,完全不是南朝文人行书的柔婉,却更多北碑刻石的尖锐犀利。

元朝书法家郭天锡谈到欧阳询的“梦奠帖”时,说了四个字——“劲、险、刻、厉”。

欧阳询书法森严法度中的规矩,建立在一丝不苟的理性中。严格的中轴线,严格的起笔与收笔,严格的横平与竖直,使人好奇:这样绝对严格的线条结构从何而来?

从生平来看,欧阳询出身南陈士族家庭,父祖都极显达,封山阳郡公,世袭官爵。在陈宣帝时,即欧阳询青少年时期,父亲卷入了*,起兵反陈,兵败后家族覆亡,多人被杀,欧阳询侥幸存活。

在家族屠灭之后,欧阳询刻苦隐忍。三十一岁,陈亡入隋,任太常博士。不久,隋亡,又以降臣入唐,在太子李建成的王府任职。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取得帝位,欧阳询晚年又成为李世民御前重要的书法家,常常奉诏撰书。

在多次残酷惊险的政治变革兴替中生存下来,欧阳询的书写总透露出一种紧张谨慎,丝毫不敢大意。他书写线条上的“劲”、“险”,都像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而他书写风格上的“刻”、“厉”,也都可以理解为一刻不能放松,处处小心翼翼的工整规矩吧!

之二 书法美学(11)

欧阳询的墨迹本特别看得出笔势夹紧的张力,而他每一笔到结尾,笔锋都没有丝毫随意,不向外放,却常向内收。看来潇洒的字形,细看时却笔笔都是控制中的线条,没有王羲之的自在随兴、云淡风轻。

欧体每一笔都严格要求,一方面是他的生平经历所致,另一方面也正是初唐书风建立“楷”的意图吧!

“楷模”、“典范”是要刻在纪念碑上传世不朽的,因此也不能有一点松懈。初唐书家,如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最终大家都背叛了酒厂衣纺天下炮灰爱打脸[快穿]病王暖宠腹黑妻娶一赠一,娇妻有喜了我们真的只是在演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