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3/4 页)
辞了。”并顺手脱下羊皮短袄,搁在炕上。
朱云清跟着也下了炕,又把羊皮袄披在了黑水仙身上,微笑道:“外面风大,披上短袄聊以御寒。”黑水仙忸怩道:“蒙君怜惜,与小女子一夜长谈,已属有幸,怎敢再取客官随身之物。”
朱云青慨然道:“心性相投,气谊相契,促膝长谈,已为知己;碌碌尘世,实为难得。区区微物,何足相辞!!”
黑水仙只好穿上,千恩万谢出门而去。
不一会儿,她竟又返回客栈。朱云青将她迎进屋里,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没等他询问,黑水仙缓缓吐出实情:“客官以诚相待,小女子也不忍相欺,所以特地回头来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我是黑道之人,义父是此地响马领袖,把我当作诱客的香饵以查明行客的虚实。我做事有我的原则,若是有客人对我行有不规,我即抽刀杀之,所杀之人已多。”
果然不出朱云青所料,静静地听完黑水仙的叙述,毫无惊讶之意,一言不发地等着她的下文。
黑水仙已忍耐不住悲伤,泪珠扑扑往下淌。泪洗之下,脸庞越发显得娇艳动人。
她稳住情绪,接着道:“我自幼失去父母,被义父收养,拉扯成人。义父教我武艺,还让师爷教我读书识字,长大后便身不由己地随了义父行事。
客官待我以礼,我也当报之以恩。此行路途不平,我回去后将派人送来一物,客官可把它插在车篷上,这一路便畅行无阻了。天雪路滑,还需一路小心!”说完,转身飞快地离开了。
朱云青又惊又喜,一句感谢的话还没出口,黑水仙已走出去一大截,只有小小的背影,在茫茫雪地里飘浮。
用过早餐,朱云青指挥手下的人装好了东西。
正准备出发的时候,一匹枣色骏马由远至近,直奔他们的队伍而来。
转眼间骏马停在车队前,马背上跳下一个武士打扮的年青人。他一眼看准了朱云青,几步跨上前,递上一件羊皮短袄,正是黑水仙穿去的那件。
年青武士嗡声道:“我家主人,命我带来奉还客官,我替主人谢了!”
说完,待朱云青接过羊皮袄,他又从怀中掏出一只锦袋,双手捧给朱云青,并交待说:“这是我家主人赠给客官的宝物,请客官将它插在车篷上,到杨柳青地界时,自有人来索求,就请原物交还,千万勿误!”
朱云青接受了锦袋,随手掏出二两银子,打赏来人。
来人却坚决拒绝,微笑道:“主人交待,不得受君一钱。另外主人还说,倘若有缘,客官从京城返回之时,或许可以再度相见。”
年青武士去后,朱云青打开锦袋一看,里面装着一面绸面绣花的三角小旗,于是把它插到第一辆车的车篷上。
那些一直阴郁着脸的车夫,一见到小旗,顿时面露喜色,惊愕的道:“大人从何得此?这一路绝对安全了!!”
朱云青淡淡一笑,并不答话。踏雪上路,马车格外轻盈快捷,不知不觉间,已走了三十多里。
这时,忽见迎面驶来二十多匹骏马,每匹马上坐着一位佩刀的大汉,一个个面露杀机。
两支队伍相遇,都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马队绕着送饷银的车队走了一圈,每个人都看了一眼车篷上的三角小旗,然后一声不吭地背道而去了。
再往前走三十里,同样又遇到二十多骑人马,绕车队盘旋一圈后,策马离去。这条路走了五六天,同样的情况反复遇到了数十次。开头朱云青还有些惊慌,后来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走到离杨柳青十余里的地方,有几个人拦在路上,说是来迎接朱大人的,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威远镖局的人。朱云青一行被引到镖局大院内,受到盛情的款待,当夜就留宿在那里。
夜阑人静,镖局主人带着一个武士打扮的人,走进朱云青的房间,说是黑水仙派来索回三角小旗的。朱云青赶紧将小旗重新装回锦袋,郑重其事地交给来人,并让他向黑水仙转达诚挚的谢意。饷银顺利地送到了京城,待朱云青打道回山东时,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又到了临清地界,远远看见一个矫健的黑色身影,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上,抬头向北方的路上张望,那便是黑水仙。
在黑水仙的盛情邀请下,朱云青在当地盘桓了数日,离去时已是身影成双。
不久,朱云青被派为日照知县,上任时带着个美丽的夫人。
从此,临清道上再也没有黑水仙的身影了。
当然,出现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