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第3/4 页)
,也召来了薛涛侍宴。
这筹边楼高大雄伟,是节度使与僚属将佐们,瞭望远近情况并筹谋大策的地方。
楼上四壁彩绘着蛮夷地形险要图,居高临下,作战时便是最高指挥所。
酒过三巡,受李德裕之命,薛涛写下了一首《登筹边楼诗》:“平论重写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诗意豪迈,风格雄浑,见地深远,使满座高朋贵客不仅对诗称赞,还情不自禁地对作诗的她肃然起敬。
只看这首诗,谁又能想到它是出自一个风尘女子之手,其豪情远志决不亚于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
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
她的地位,绝不是其他绝色红姬所能比的。之所以如此,除了她的才情美貌之外,其实还更得益于她的见度和气节。
从她的一首《雨后玩竹》诗中,我们可大略窥见其孤高的内心世界:“南天春雨时,那堪霜雪枝;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夕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虽然日日周旋于华堂绮筵与灯红酒绿之中,但是谁又知道,她内心深处的感受却与现实生活有天渊之别。落寞与凄苦,紧紧包围着她。
她有她的情,她的爱,但都不能寄托在眼前围绕着她的达官贵人身上。
薛涛把自己比作孤高的青竹,希望与竹林七贤共醉,与娥皇、女英同悲,把一腔幽怨,寄托于苍茫的远古。
薛涛毕竟是个有血有肉,更有着细腻情感的女人,深切渴望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情。
然而身世飘零,每日里迎张送魏,繁华的后面,掩藏着她感情世界的空白。
她甚至幻想着,自己拥有一个牵肠挂心的情郎,只因战乱而天各一方,情郎出征未归,自己则独守空闺,等待着他的蓦然归来。
正如《赠远》一诗,写道:“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例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接。袅嫋新蒲叶又齐,春深花落塞前溪;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她不但不能像一个普通女人那样,守着一个体己知心的丈夫,甚至连做一个等待离夫归来的怨妇资格也没有。她只能用自己的情思和诗句,编织一个凄美的情梦,来麻醉自己。
一直到薛涛四十二岁那年,生命中才姗姗走来迟到的春天。
三十一岁的监察御史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调查已故节度使严砺的违制擅权事件。
虽然严砺已死,但倘若查出问题,辖下的七州刺史都脱不了干系。大家凑在一起想对策,对于这位不慕钱财的御史大人,只好施以“美人计”了。
蜀中虽然美女如云,但俗媚女色恐怕很难打动元稹这位诗人才子的心。
于是众刺史想到了已是半老徐娘的薛涛,除了央求她出马,似乎别人都无法当此重任。
薛涛碍于与已故节度使严砺的交情,答应了此事。
薛涛比元稹整整大了十一岁,但由于她天生一副细腻白皙的容貌,加上懂得恰到好处的化妆与修饰,仍然是一位风韵不减当年的美人儿。
凭着薛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卓越的才情,一经交往,立即使元稹这位京都清贵,陷入了粉红色的温柔乡里。
本是肩负着任务而来,不料对薛涛竟不由自主地动了真情。
起初薛涛只不过是以职业性的心情与姿容,来应付元稹,可就在他们第一次倾谈时,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
她暗暗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
于是,一切都顾不上了,满腔积郁已久的热情,一股脑地奔泄出来,融化在爱的热流中。
薛涛虽为风尘女子,但她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诗姬,周旋于蜂蝶中,却一直洁身自好。
而这次一切都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
第二天清早起来,她还真情所致地作了一首《池上双鸟》诗:“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这俨然就是一个柔情万种的小妻子,在向丈夫诉说对生活的向往,奏响追求挚情的心曲。
虽然曾有不少人得到过薛涛的粉红诗笺,但谁也没能像元稹这样,真正享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恋情。对此,多情公子元稹也尽能领略,深为薛涛那绮丽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