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页)
多荒绝的地亩,但不成片段。平凉是进入甘肃的大道,位于关陇中部,北达宁夏,南通秦州与凤州,东连泾州、原州、邠州和宁州,西通金城与湟中,形势最为重要,不宜多安置回民。但平凉与华亭交界处的化平川,宽六七里,长三十多里,有三百多孔窑洞,还有破屋,土地肥沃,泉水甘甜,人迹断绝,可安插一万多人口。近来从已经安抚的回民中挑选出一百多名精壮者,携带粮食前往,稍加修葺,等各路回民送到后,就可以量地安居,发给赈济粮、种籽、牛驴和农具,督促他们耕种。所有建置、经界、规制和禁令,以后随时奏告。、
清廷下旨批准。、
马化龙于2月上旬又派使者召唤部属何生洲等人返回金积堡,他的儿子马耀邦交出四尊车辆大铜炮,四尊九节藜炮,二十八尊威远炮,二十尊劈山炮,二百八十杆洋枪,一千零三十杆鸟枪,二百九十三杆抬枪,二千四百十三枝长矛,以及价值十九万多两银子的金银铜钱。
左宗棠料想马化龙父子的话不能全信,命令刘锦棠等人将金积堡的居民迁徙到别处,搜查他们藏匿的枪炮。当时天寒地冻,回民挖掘的进度太慢,刘锦棠便派勇丁协助,果然从堡内挖出一千三百多枝洋枪。
刘锦棠见回民渐渐打消了疑虑,便将王洪堡的回民迁移到灵州周边安插,将马家滩的回民迁移到张家园安插。
湘军于2月25日将马化龙父子及其家属迁移到废堡中。刘锦棠于2月28日提审马化龙,要他交待北口贸易和勾结洋人等事。马化龙将这些事情全部推诿给儿子马耀邦,说他自己一概不知。马耀邦忍受刑讯,不肯交待。结果父子都被凌迟处死。马化龙享年六十一岁。
1871年,同治十年(3)
黄鼎和雷正绾等人提审马化龙弟侄马成龙和马中邦等十三人,将他们处以极刑。又将八十多名回民军官员处死。对于三千多名外来居民及被胁迫的甘肃回民,都解送到平凉安插。金积堡的一万二千多名男女,都解送到固原安插。
湘军捣毁马化龙的王城东府和西府,搜出各种清廷视为违制的物品,全部烧毁。
马化龙的父亲马二与穆三的祖父穆大阿訇关系友善。穆大阿訇传习新教,临死前将自己穿戴的红衣与白帽授予马化龙,嘱咐教徒们都听从他的管束。穆三与弟弟穆四和穆五都是新教的阿訇。从北京、天津直到黑龙江和吉林的宽城子,以及山西的包头和湖北的汉口,都有新教的教徒。
马化龙自托神灵,预言祸福,回民纷纷信奉。在他被俘后,部属见了他仍然长跪不起,得到他的允许才会起身。
湘军将马化龙处死后,回民军的势力迅速瓦解。
清廷下诏,给左宗棠加一骑都尉世职,给刘锦棠云骑都尉世职,并和黄鼎、雷正绾一起,赏穿黄马褂。给刘松山赐祭一坛。其他将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奖赏。
范铭部属的黑头勇年初在巩昌哗变,南下占据岷州。周开锡急令杨世俊等人率部前往征讨。这场战斗持续到2月份,周开锡下令擒斩叛军首领尤政芝等人,将他的五千多名部众收编或遣散,事情才平息下来。但是,周开锡的精力已经耗尽,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舆论更是雪上加霜。有些官员将尤政芝的叛变归咎于周开锡,说是他逼出来的。清廷下诏诘责。左宗棠连忙上疏解释,周开锡才躲过一劫,从此一病不起。但他照常工作,筹兵、筹粮、筹饷、筹运、造车船、通道路,“营度庶务一如平昔”。
周开锡的疾病在操劳中加重。6月27日,他因事赶赴秦州,行路四十里,途中气绝。后来略有起色,随从将他抬回巩昌,五天后,于7月2日在巩昌病逝,终年四十六岁。
周开锡死后,官场中那些饶舌的小人仍在说他的坏话。但在三年之后,由于他的仁政显著,百姓缅怀,清廷中对他的谤议澄清,秦州人士追念遗德,为他修建祠堂祭祀。这个辛苦一生的益阳人,终于成为好官的样榜而名垂后世。这是后话。
364
湘军解决了金积堡的战斗,金顺和张曜又率部攻克了王家疃。宁夏府城周边通贵与同昌的各路回民军都向黄鼎投降。
崔三和禹得彦等人听说金积堡已经投降,便从凉州和西宁南返河州。河州回民军首领马占鳌等人也约李德昌赶赴河州商议安抚。
左宗棠刚刚把陈林等人的部属安置在化平川,增设化平通判都司治理。于是平凉以北和宁夏以南,回民军和绿林军的余部都被搜捕干净。
河州的回民军于3月份东进通渭,分兵东击秦安和清水。张仲春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