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郎指挥下,协同神代清之进大尉率领的步兵第二十三联队第二中队(缺一个小队),越过摩天岭,一面追击从摩天岭溃逃的中国军队,一面顺势攻向了龙庙嘴炮台。事情的发展没有任何悬念,四十余名中国守兵大部溃散,日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这处要塞。由于龙庙嘴炮台旁就是威海水雷营码头,当时北洋舰队军舰正在水雷营栈桥附近的海中用舰炮猛烈轰击摩天岭方向,夺取龙庙嘴海岸炮台的日军便突发奇想,准备利用中国炮台上的大口径海岸要塞炮来轰击中国的军舰。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出现了。
攻占龙庙嘴炮台的日军都是步兵部队,眼巴巴看着庞大的克虏伯要塞炮,不断发出啧啧惊叹,然而这种火炮的威力他们能够想象,但却完全不懂得操作,只能束手无策。不过刚刚战斗中有4名中国士兵被俘,于是日军便逼迫这4名中国陆军士兵用大炮轰击北洋舰队。
正在忙于作战的北洋舰队显然没有注意到龙庙嘴炮台已经陷落,仍然在距炮台很近的海面上停泊。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上,黄海海战中受损的几门305毫米巨炮在十几天前刚刚修复,官兵们正在努力地装弹、瞄准、射击,突然一发巨弹从龙庙嘴袭来,导致主炮台再度受损。广东水师留用于北洋作战的“广丙”号鱼雷巡洋舰,也在北洋海军炮击陆地日军的序列中,尽管她的两个姊妹“广甲”、“广乙”都已经含恨逝去,但是她轰击日军的炮火看不出一丝的怯懦。“广丙”舰司令塔内,安徽怀远籍留美幼童出身的帮带大副黄祖莲正在指挥战斗,一颗炮弹命中司令塔的观察口,黄祖莲头部被弹片击中,当即殉国……
5、南帮炮台失守(摘自第四章 日落威海卫)2
……炮台里有四名俘虏,我军遂胁迫这些俘虏给这个炮台上的巨炮装弹,命令他们炮击敌舰。敌舰就在距炮台百余米的近距离上。敌舰突然遭到炮击,其狼狈相不可名状,急忙调转方向向远处逃去。
北洋海军舰上的官兵怎么也想不到,攻向他们的炮弹来自于自己陆地炮台上的火炮,而操作这些火炮的又是原本应该手足襄助的陆军兄弟。龙庙嘴炮台东北方不远处,是威海南帮海岸炮台群中的鹿角嘴炮台,装备的是比龙庙嘴炮台火力更猛的4门240毫米口径克虏伯要塞炮。由于驻守南帮的巩军兵力有限,为了防堵日军从陆路来犯,主要的兵力都抽往了陆路炮台和要塞,在这处海岸炮台内守御的仅仅剩下几门火炮必备的炮手而已,虽然炮台外围筑有长墙,但是没有配属兵力的胸墙一无是处。漫山袭来的日军步兵不费吹灰之力驱赶走了人数少得可怜的守军,鹿角嘴炮台上又出现了一面血红的太阳旗。
这次日军可以不用逼迫中国俘虏来操作火炮了,通过联系,日本联合舰队派来了舰炮手和陆战队进入炮台,因为联合舰队的部分军舰上也装备有克虏伯大口径火炮,所以操作这种火炮对他们来说可以称为得心应手。
鹿角嘴炮台的240毫米口径要塞炮炮口腾起白烟,向港湾中的北洋舰队军舰射击,接下去的一幕让日本人始料未及。见到鹿角嘴失陷,北洋海军各舰又掉转炮口向鹿角嘴发炮还击,旗舰“定远”射出的一颗305毫米口径实心弹竟然准确命中了一门240毫米火炮的炮管,以千钧之力将钢铁的克虏伯火炮拦腰击断。鹿角嘴炮台的日军望着残破的火炮面面相觑,可以想象如果射来的是一颗高爆弹,这里将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较龙庙嘴、鹿角嘴两座海岸炮台的战斗更为激烈的是杨枫岭炮台战斗。攻陷摩天岭炮台后,上午9时55分,日军即利用摩天岭炮台内的中国行营炮居高临下俯射杨枫岭炮台,“8时55分,集合火力炮击杨枫岭炮台,然这座炮台抵抗相当顽强,持续猛烈地向我还击。”同时,日军步兵第二十三联队第三大队和野战炮兵第六联队第三大队绕道杨枫岭侧后发动进攻,日军步兵第十三联队第二大队则从摩天岭方向正面强攻。
杨枫岭炮台属于陆路炮台,守军较多,为副将陈万清率领的巩军左营四百余人,左营又是巩军的老营头,战斗力较新募军强。面对优势日军的炮击和冲锋,陈万清毫不畏惧,身先士卒鼓励士兵还击。在日军压倒性的炮火攻势下,杨枫岭炮台周围的树木大都燃起了熊熊大火,犹如一座燃烧的火炉。中午时分,杨枫岭上传出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炮台内的弹药库不幸被击中爆炸,至此杨枫岭炮台大势已去,陈万清被迫率残部突围,途中遭遇日军伏击,陈万清被击中受伤。犹如一副快速垮塌中的多米诺骨牌,威海南帮炮台群的炮台在一个接一个快速失守。夺取了杨枫岭,近旁的谢家所陆路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