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去几天美国战术空军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又恢复了以前的士气和勇猛。今次参加行动的飞机太多了,巨大的机群编队很容易就会被发现,突然打击的可能性不会很大的。看来今天晚上可能又有一场恶战了。
当然美国人并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实力,但至少他们恢复了斗志。苏联空军在孟菲斯上空进行加油和编队时,远在纳什维尔上空执勤的E—3预警机就发现了他们。面对那来势汹汹的红军机群,美国人紧急疏散了许多主要机场,并紧急起飞了一批战斗机准备迎战。
红军的伊尔预警机也发现了对手的行动,迅速向飞行编队发出了警报。
费尔多丘克见状马上打破无线电静默,“白鸽呼叫鸽群,发现敌机,马上爬升,占领高空。重复一遍,爬升!爬升!”上校下达命令的同时迅速拉飞机。
刚才一片沉寂的无线电通信回路里顿时变得热闹非凡。
伴随在轰炸机和攻击机周围的米格战斗机马上纷纷收缩双翼,拉起机头,跃向高空。
“注意,注意。”无线电里传来了预警机指挥员焦急的声音,“我方10点钟方向发现敌机13架,F—4战斗机,距离200,白鸽三中队;12点钟方向,敌机10架,F—4,距离300,白鸽四中队;3点钟方向敌机24架,F—15,注意!F—15!距离200,白鸽一中队和二中队。交割指挥权!完毕!”
紧张的通信回路里已经变得十分嘈杂。轰炸机和攻击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飞行状态,坚定地扑向预定目标。战斗机群却分散开来,按照指示迎击敌机。
“一中队二中队注意保持高度,跟我来!”费尔多丘克沉着地下令。按照预定的作战指挥方案,在预警机交割了中队指挥权后,由他指挥这两个中队,主要任务是对付随时出现的美军新锐的F—15战斗机。
领头的米格战斗机发出可怕的尖叫侧身向右转向。僚机紧随在后面。
晴朗的星空中多了道道明亮的闪光,并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
美国人也迅速向高空跃升,抢占高度。尤其是三点钟方向的F—15机群,一边爬升还一边向红军战斗机群左侧后机动,充分地展现高超的机动能力。
很快白鸽一、二两个中队便与对手两个F—15中队形成了有趣的局面。双方都在向对方的侧后进行盘旋,以图抢占对手的后方。其实F—15的迎射能力要远远超过老旧的米格—23,但由于情况紧急加上指挥官和飞行员缺少经验,使得美军丧失了先敌开火的良机。不过机动性超强的F—15还没绕上两圈就追上了对手。
费尔多丘克上校见状马上下令:“散开!自由攻击!”并迅速调整飞机。
白鸽十七号张开两只可变后掠机翼,一头扎向低空。
有的米格战斗机则收紧双翼猛然跃向高空,有的迅速翻转扑向两边。
美国人也散开编队,分头追杀侵略者。
费尔多丘克现在才发觉刚才自己犯了很大的错误,不仅低估了对手的机动能力,想通过盘旋来抢占对手后半球的企图不但没能实现,还限制了己方数量上的优势,反被敌人追捕。
米格—23战斗机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比不上对手F—15,现在还被敌人咬住,实在是不妙。但英勇的红军飞行员仍然充满信心地进行各种机动,以期摆脱敌人的纠缠。
双方在星空下追逐,如同一群嬉戏中的喷火精灵。
第三十六节 鹰鸽大战
夜间的空战由于光线与人类视力限制,使得飞行员更依赖雷达和其他传感器。而这一方面F—15要比对手更具优势。
雷达平视显示器上的米格战斗机的光标清晰可见,显示器下方的两组表示目标方位和距离的数据不断地变化。
“老鹰六号,我已经盯上目标,注意掩护!”阿尔伯特?沃森上尉紧张地呼叫他的僚机。两天前空袭孟菲斯国际机场,他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那是在空中灵活地打击趴在地面不动的敌机,现在可是打一声真正意义的空战。
“老鹰六号明白。”僚机回答道。
沃森上尉马上驾机追上去,僚机跟在他的后面警戒掩护。
对方也看到了沃森追上来,马上变换飞行姿态,收缩可变后掠角的双翼,加速向左边逃跑。
沃森哪里容得到手的猎物逃跑,也加速追上去。
距离不断缩小,十千米,九千米…
米格战斗机十分着急,看到急剧缩短的距离,马上张开双翼,机头一沉,机身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