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城市,大路口有水泥塑像的交警,时时刻刻在向路人敬礼,我看见那些非血肉之物摆的姿势,很不以为然,塑像能代替交警吗?没有参与敬礼,如同不敬礼。
前面说的是礼之和,礼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节”。礼而无节则滥,礼是用来节制狂狷达到和谐的。《吕氏春秋》里说:“天生人而使有贪,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欲是欲望,节是节制。万事万物,无节不成气候,欲望不节制导致自身的迅速灭亡。竹子是草本植物,它能长得跟杉木一样高,是因为有欲有节,竹节是克制和发展最完美的辩证案例。借用为制订节日文化来约束贪欲。
中国的节日不是用来狂欢的,而是用来约束的,即纪念、提示和收敛。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满足人们口腹之欲、戏水之兴,让你这一天吃得喊不要,玩得喊太累,省得你天天想吃想玩。清明节祭祖,雨水季节怕墓穴被毁,冬至祭祖,晴朗季节修护墓穴,悼念先人,是叫我们不要淫祀(沉溺其中,是为迷信),适可而止,积极地面对生活更重要。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日子,从此后一年350天还要天各一方的,该放牛的放牛,该织布的织布。七月半,是安抚孤魂野鬼的,也就这一天,不要沉溺其中。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祭月的,因为一年里就那夜月最圆,提示天下游子回家团圆,不管有钱没钱。重阳节,提示关注老人。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提示进入春节状态,这时开始准备过年了,在此之前别天天惦记着过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所谓的“拜个早年”是浮躁。除夕是庆祝“除”去了怪兽“夕”,又平安健康地度过了一年——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说法是错误的,除夕之夜应该是“迎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是庆祝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乡下的风俗我早餐不饮酒不吃肉,以清淡抵消前夜的大鱼大肉,并提示一年之计在于俭。元宵节是提示过年完毕,乡下的说法是“出元宵”,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所谓的“拜个晚年”是没文化。
外国的节日也不是用来狂欢的,而是用来纪念、提示和收敛的。三八节,提示尊重妇女。五一劳动节,提示劳动者休息,但第二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六一儿童节,提示爱护儿童,让他们尽情地玩一天,但第二天该上学就上学去。父亲节、母亲节,提示孝道,但第二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好儿女志在四方;中国没有那两个节日,不需要,中国人倡导百善孝为先,平日里记着,况且,“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过生日,祝寿,比父亲节、母亲节的普适性更有针对性。感恩节,提示感恩,但第二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不得淫祀(沉溺其中,是为迷信)。愚人节,提示平日里想使坏又不允许的人尽情狂欢,但剩下的一年364天不可骗人,还是修节以止欲——中国没有愚人节,我们全年都在说假话骗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8、舍生取“义”
义就是道义。义离不开礼,义是礼的补充,繁体字的义写成義,羊做牺牲是最典型的礼的表现形式。礼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用来约束的,被动遵守的;义是有所不为而有所必为,是用来激励行为的,主动实施的。公共场合限制抽烟、 吐痰、喧哗,是礼;让座、抓小偷、拾金不昧,是义。请不要离开礼来谈义,也不要在没有基本礼貌的环境下指责不义的行为。我们什么时候养成了公共场合不抽烟、不吐痰、不喧哗、不脱掉鞋子将臭脚伸到对面座位上,再来让座、抓小偷、拾金不昧,就容易多了。我们的上司还停留在颐指气使的修养程度上,叫他懂得廉耻那是痴人说梦。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一定可以或者不可以的成见,原则是行义,只依从义来行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见得思义”(),“行义以达其道”(),见义勇为()是君子当仁不让的事。子产,役使民众得当是小义(使民也义);公叔文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中义(义然后取);子路说:不为国效力不义(不仕无义),是大义。
君子把义作为最高准则(君子义以为上),言谈不涉及正理,倒还只是不可造就(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小人有勇而无义会去做盗贼,君子有勇而无义会闹出乱子(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风险可就大了。子路,是有勇而有义的君子,他舍生取义。
卫国前太子蒯聩(参见第33章《约之以礼的色》),回国把外甥劫持到台阁上谋求复辟,孔府总管栾宁赶紧派人去通知子路出逃。子路虽是鲁国侨民,但做了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