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为在士兵们看,即使吴三桂心中真的认为永历帝如此,也不应该当众说出来。
吴三桂巡视一遍后,又说:“不过,我并非认为这一定是天神显灵!不知众人之中,有谁同意永历帝气数未尽之说,请站出来。”
众人心想:既然平西王自己也认为这是永历帝气数未尽,自己站出来,不正是与平西王保持一致么?怕什么?
士兵之中走出几个老兵。
吴三桂问老兵们:“你们认为永历帝气数未尽,所以天神在显灵么?”
老兵们连忙点头。
吴三桂又说:“如果真如你们所说,那天神一定会因为你们有此心意而保佑你们,你们认为是么?”
老兵们不知吴三桂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只是茫然地点点头。
吴三桂说:“既然如此,那毒瘴便只会毒死那些想擒拿永历帝的人,而对心中仍对永历帝有感情的人会无用。”说完,不容老兵再分辩,令人将他们赶入毒瘴之中。
从此,那几个老兵再没有从毒瘴之中走出来。
几个时辰之后,毒瘴后退,老兵的遗体横陈于地。吴三桂叫人拖过来示众。从此军营之中再无议论永历帝是否气数已尽之说法。
后来,爱星阿率军与吴三桂会师。
顺治十八年九月,瘴气终于退去。丛林之中除了让人觉得沉沉闷闷之外,再无不适之感。
吴三桂眼中的丛林变得透明起来。
吴三桂与爱星阿及前锋统领白尔赫图,都统果尔钦、逊塔等人一同督兵进攻大理,再出腾越,经过南甸、陇川到达猛卯。
石图心想:吴三桂这次肯定要与李定国大战一场了。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是,吴三桂依然只是大造声势。
按照吴三桂的部署:马宁、王辅臣率兵二万取道姚关、镇康、孟定。同时因为考虑到恐怕蛮暮、猛密二土司帮助李定国阻止他们,便留下总兵张国柱率兵三千屯在南甸备用。
吴三桂部署完毕,又是命胡守亮再拟檄文一篇,胡守亮依言写了。内容大概如下:
尊敬的国王陛下:
前次去信,已经数日,尚不见贵国将我大清之逆贼擒拿送回,不知何故?
莫非是贵国有意藏匿我大清之逆贼,以此要挟我大清么?若果如此,贵国之举实在不义!
试想:若贵国之君逃入我大清,我大清也不将其擒拿送归贵国,贵国国王能安心寝食么?
我军入缅之日已久,却并不挥戈直进,其意在于不想骚扰贵国民众!但我军之忍耐有限,若再不见贵国送回我大清逆贼朱由榔,必立即挥师而进!
大清国平西王呈上!
吴三桂看了书信,觉得甚合自己的口味,便多看了两遍。然后,摇首自慰。
胡守亮见吴三桂非常满意,心里也十分高兴,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
马宝见之,不知他二人何故如此高兴,便将信接过来看。看完之后,仍然不知他们何故高兴,便问:“就这么一封信,值得高兴么?”
吴三桂说:“马将军不懂,自然不理解!”
马宝说:“那平西王高兴什么呢?”
吴三桂说:“我对胡兄的假设很妙感到高兴!”
马宝奇怪地问:“假设?”
吴三桂指着信给马宝看。马宝一看,原来是这么一句话:“若贵国之君逃入我大清,我大清不将其擒拿送归贵国,贵国国王能安寝食么?”
马宝说:“人家国王做得好好的,为何要逃入我大清呢?”
吴三桂叹口气说:“人生实在难以逆料啊!”
第十四章 由榔被执
一、百岁老人笑论帝王之威
自从被缅甸长老画地为牢以来,永历帝的日子虽然过得很宁静,但却没有了滋味。就像对一种事物的神秘感消失之后,不会再有热情,缅甸人也不再常来看汉人皇帝是个什么样子。永历帝的生活从此没有了热闹。
倒是那个小女孩经常来看他,并告诉他关于她爷爷的一些话题。但是,永历帝却有些不相信。根据推测,小女孩爷爷的寿命应在百岁开外了。在永历帝看来,小女孩的爷爷在此打击之下,不可能活得这么长久。
由于永历帝不相信小女孩的话,所以,他对小女孩的言行只是敷衍一下,并不过分去想。
永历帝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当年在广西梧州,便有一帮子游手好闲之徒陪他玩。他本以为做了皇帝之后,能过上更舒心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