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页)
面很宽,水流也不湍急。在这满山银装、遍地白茫茫的世界里,绿水恰似一条玉带,令人赏心说目。
有风自山上来,带来阵阵花香,两岸山上的野梅花开得正旺,香味正是从北岸山坡上飘过来的。
置身这样的美景里,蒲胡儿不觉被感染了,赞道:“月云妹妹,你真会挑地方,虽然我也常来洞口镇,就是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去处。”
关月云笑道:“胡儿姐,难得今日好景致,何不以双壁岩为题,作一首诗?”
蒲胡儿摇头:“不敢,不敢,题双壁岩的诗前人已做过,明代大学者王船山的密友大可和尚作得现成的一首在此,道是:避秦箫鼓在渔船,仙趾犹存旧羁烟。石壁未经人一语,名山留得月千年。衣窥翡翠屏前镜,诗写桃源洞里天。鸡犬无声炉烬灭,丹青难与世人传。”
关月云细细品味,赞道:“端的是好诗,不愧出自名家之手。”
蒲胡儿接着道:“大可和尚做成此诗一百年后,到了清代有一位武冈籍人和了一首,那情景也是泛舟河中。道是:载酒探幽一叶船,俄来谷口破苍烟。奇踪纪胜悬双岸,佳句留题历万年。古洞花飞新夜雨,寒潭月印旧时天。登临欲问挥毫客,片石而今孰与传?”
关月云随口赞道:“有意境,不错,不错。不过,武冈籍名士,我最钦佩的还是胡儿姐的先人。你老祖公邓原甫学富五车,为人处世也颇具仙家道骨之韵,连他的同僚左宗棠都对他十分称道。我记得左宗棠专为你老祖公题过一首诗,道是:‘飘然曳杖息尘肩,归种都梁二顷田。却恐采芝云雾窟,世人又谤是神仙。’到了你爷爷邓辅纶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愧为当时湖南五大才子之首。”
蒲胡儿叹道:“有才学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被人利用。先是帮助曾国藩在武冈办团练,团练办成后,又替他打洪秀全。太平天国被镇压了,功劳是曾国藩一个人的,他只捞得一个府尹的官职。最惨的还是参加过打太平军的广大湘西子弟兵,出征时离乡背井,抛妻别子,太平天国灭亡后,朝廷来一个鸟尽弓藏,对这些立过战功的士兵不加安置,他们回乡后无以为生,不得已啸聚山林。当时湘西地域虽然宽广,但贫困不堪,他们落草后,立即陷入为争夺地盘的血腥火并。这样的局势直至清末民初,才形成北乡邓双发、东乡张顺彩、西乡易顺满、西北乡朱云汉这四分天下的格局。我爷爷对这些湘西子弟是非常同情的,可又爱莫能助,他曾专就清廷为镇压太平军在民间征兵役时作《述哀诗》,道是:
下马拜孤坟,坟中葬阿谁?
阿母有三儿,一儿独悲哀。
荣名驱我去,远行湘水湄。
是时母病肺,沉疴在中闺。
况当子出腹,调护违所宜。
声嘶颜惨戚,气血亦俱衰。
入室别阿母,长跪牵母衣。
婢妾相宽大,母病良易差。
儿生十五年,今始与母辞。
拭眼泪已枯,不语中肠悲。
母送不逾户,回首迷瞻依。
宁知母子恩,割绝当斯须。
儿去未逾月,母病遂不治。
垂死向父言,君当还我儿。
次男才十二,娇弱无礼仪。
突遭此大事,泣血安所施。
襁中第三儿,坠地一月奇。
阿母先汝死,汝命那可知。
儿生不识母,儿大宁毋思。
何当大儿归,鬼伯为踟蹰。
苟得须臾延,便可呼召之。
儿时滞长沙,母死魂来窥。
灯?忽微明,中见母泪垂。
瞑目即见母,心魄成惊疑。
数日凶耗至,号痛发狂痴。
奔还三绕棺,长为无母儿。
临没独见怜,罪重来归迟。
倏忽二三年,辗转常酸嘶。
桃李吹春风,松柏成高枝。
此物手所植,岂忘淹岁时。
恻恻游子心,悲来无端倪。
痛哭北邙下,何用生乖离。
蒲胡儿背罢,凄然泪下,竟泣不成声。关月云也深深为诗中所描述的故事所牵动,眼睛也潮了,待蒲胡儿平静下来,问道:“这个故事应该是真有其事吧?比起杜甫的《石壕吏》来,其惨烈与悲苦,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蒲胡儿点头:“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回乡后因得不到安置,为了自身生存,投身绿林。后来又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