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4/4 页)
!此时师指的战斗决心是:敌机已经逼近,我机高度、速度均不够,宜先由地面高炮接待不速之客,我机可在东山岛上空株守,打回窜之敌。
9时58分, 敌我机群在南澳以北遭遇。此时敌机18架,我机8架;敌高度11000米, 我高度10500米且正处于上升状态;敌速度900公里/小时以上,我速度850公里/小时。 雷达显示敌机航迹:9时54分敌在汕头东15公里处左转弯改航70°。56分20秒改航90°,向着台湾方向飞去。原以为敌遭我高炮射击后准备返航呢,却于58分40秒突然左转弯180°, 调头重返东山岛空域。敌人的这一举措表明他已发现了自己在数量、高度、速度方向都占尽了优势,定下了打的决心,准备给我一个突袭。我地面侦听也听到了其空中指挥员得意地说:这是个好机会,下去!
空战打响, 持续了6分钟。26架敌我机在空中你追我咬,拉升俯冲,把好端端一个天空搅成了一汪浑水,扭成了一团乱麻。
机群混战,像每秒钟都在打散了图形重组的万花筒,要想把其中所有构成要素都在高速运动着的整体过程说清楚,只有采用分解法,从飞行中的个体入手,去考察它变化中关键典型的细节,去考证伴随它发展前行的时空。
我一、二号机战斗经过
我机群在南澳北面按地指命令作左转弯动作时, 发现前方有2架拉烟的敌机,判断距离70-80公里,后发现敌机也正在左转,双方距离骤然缩短至20-30公里。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一号机向机群通报:左上方有2个,看到没有?
五号机报告:看到了。注意,后面还有2个。
一号机下令:投副油箱,准备打!
仍在爬升的机群向着居高临下俯冲而来的敌机迎了上去。
一号机本来已经左转准备攻击敌长机组,听到五号报告后面还有,便决心放过敌长机组而攻击僚机组,尔后,再打敌后续梯队。即令:“五号机掩护,我和二号攻击!”
现代喷射技术的问世, 已使人操纵着一门火炮能以2倍多音速的速度在空间移动运行,也使得空中决斗时间反比例地成倍缩短,往往几个回合数秒之间便得出了结论。无数次的战例表明,投入战斗的时机和最初的占位态势越来越是决定空战胜负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次空战,我机处于同敌遭遇、不立即投入战斗就会吃亏的情况下,索性先下手为强,果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