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分其实很大。而默默无闻的古典文献专业,则最货真价实。我如果现在上中文系,也许会报古典文献专业。至少古典训练是结结实实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大就是个雅典(1)
我喊了半天学历史,但最终没有潜下心去。在北大的历史训练,最多是通史课的水平。中国通史大致听完,近代史没有听(主要是怕讲成了政治课,当时的*党史是我必逃的政治课)。世界通史则就听完了古希腊。
我不了解现在的通史怎么上。当时通史课是很重的。比如中国通史要上两年四个学期,还不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近现代史。这样的教育,似乎太呆板了。照我看来,应该缩减通史课时,增加专题史的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一问题在这里难以讨论。不过,这到底还是形式问题。关键要看什么人来上。如我前文所述,历史系投入到通史课的师资相当精良。两年大课虽然形式单一,质量则很有保障,而且讲得也比较细致,有助于学生打好基本功。历史系不是没有赶时髦的课。比如我听过一次“比较历史”的课,大概是想赶当时中文系领导的“比较文学”之类的新潮了吧。可惜听了几节,全是花拳绣腿,还是通史课实在。我大学所学最多的,是通史课的旁听。从专业的角度看,这点训练也许什么都算不上。但至少从今天所谓的通识教育的角度看,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
先说那点古希腊史吧。
我高中最后一年每周跑出去“关心国家大事”,进北大后又赶上海淀区的基层选举,北大一下子成了全国的焦点。当时随便一个候选人,在饭厅或者三角地,往凳子上一站,就开始演讲,阐述自己的主张、回答问题。听众也都非常投入、认真。我当时还问一位美国留学生:“以你们美国的标准衡量,这够不够*?”他连连点头:“这很*呀!这是真正的*!”那时我真感觉到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甚至幻想着我们这代人毕业后能够彻底改变中国。
我虽然没有具体参与竞选,不过这一段经历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一直认为,北大之所以是北大,就是因为我们都经过了三角地、饭厅里那种面对面*的洗礼。大概也正是因为这种环境的熏染,我开始对古希腊史入迷。在我看来,北大就是雅典,三角地就是agora(希腊城邦中心的广场,也是公民讨论各种事务的中心地带)。没有三角地的北大,自然也不成其为北大了。我还一直宣称:雅典是我的精神故乡,古希腊是我的传统文化。在北大沉迷于古雅典的世界,实在是一种政治上的“寻根”了。
开始时能找到的关于希腊史的书,全是“*”前翻译过来的苏联教科书。虽然这些书苏式意识形态色彩很重,但写得还是比较具体,人家毕竟在这方面的学术水平比中国高一截。从字里行间,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记得王以铸译的希罗多德的《历史》,前面就有一位苏联学者的序言,非常精彩,可惜后来新版时被去掉了。到了高年级,则看到了顾准的《希腊城邦》(那本书刚一出版我就读了几遍)。在我这代人中,我大概是最早的顾准迷之一了。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从希腊城邦*一直讲到“五月花号”上的*生成。这种跳跃在现在来看大概不太合乎学术规范,在当时则有着相当的思想一贯性。从知识上看,他讲的并没有超出我已经读到的东西。但是,他是唯一一个能把希腊和中国关怀联系起来的人。他讲雅典,正好满足了我政治寻根的需要。
北大就是个雅典(2)
那时世界通史课上讲古希腊的,是朱龙华教授。他童颜鹤发,一讲话就满脸放光,极有神采。当时世界史专业的学生,还在他的顾问下上演了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看后让我激动了好久。上他的课谈不上什么思想震撼,他不是个激情澎湃的人,而是“古典式”的风格,庄重平和,而且特别清晰。当时这方面的书不全,听他一讲,对古希腊的概观就有了把握。作为外系旁听学生,我没有机会和他直接请教。不过毕业工作几年后,开始上门拜访。记得20世纪80年代《读书》杂志非常火爆,我是《读书》的常客和作者,而且有一段想调到《读书》去。沈昌文先生那时是《读书》的负责人,特地跑到我的工作单位《北京晚报》要人,但是《北京晚报》不放。后来我索性义务为《读书》办事,推荐了朱先生,并自告奋勇地代《读书》向他约稿。他应我之邀写了一组西方史笔记,非常受读者欢迎。
这段教育,使我不仅成了西化派,而且是个“言必称希腊”的西化派。老实说,那时候的古希腊史观,还属于19世纪英国史学家格罗特所代表的那种“浪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