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3/4 页)
”司参谋长赶到了王家康身边。
“调鸳鸯阵局保护侧翼,要超出方阵局的位置。”王家康胸有成竹一般:“骑炮兵缺乏自保能力,万一东虏马甲不顾死活地冲上去,炮都保不住。”
参谋长想了想,也觉得千总的调派有道理,不过缺乏中程火力打击却是方阵的最大弱点,甚至超过了机动性差这一问题。等战后写报告的时候还得好好提提,一个方阵里起码要有两排火铳,否则被人吊着打实在太窝囊了。
鸳鸯阵的机动性强,东虏步甲不是他们的对手。老兵用的步弓射程和准头都超过了马甲的骑弓,的确有效地保护了方阵局的侧翼。
看到明军变阵,祖泽润也颇为头痛,暗道对面的明将果然不是吃素的。仗打到这个程度,也实在有些看不明白了。
最让他看不懂的还是这个小小的村落,到底藏了什么,值得明军花这么大力气来保护。
祖泽润两翼推进很快都受到了挫败,这时候若是希尔根从中突破,难免会被人包住,三面夹击。好在他们在兵力上还有优势,调动了后面的预备队之后,清军后退五里扎营,停止进攻。
这时候已经过了午时正,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
“吃了饭的辅兵和民夫迅速建造防御工事,塘马通报营部,我军正面敌兵有三千余众。”王家康想了想,又道:“请求补充火铳局。”
弓箭运输成本太高,而且射出去的箭很容易被敌人回收,只从经济成本上而言不如火铳。如今各地都要运送物资,畜力紧缺,所以火铳这种对运输压力极小的武器就受到了各军的青睐。
而且如今东宫制造出来的火铳都要经过石墨粉拓印。检查铳管内壁有无明显裂痕。这种质量检测手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的确让炸膛的现象大为好转。起码没人再担心自己手里的火铳突然炸裂——当然,很多人之前从未用过火器,并不知道鸟铳还会炸膛。
藁城之战中,肖土庚的燧发枪局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这还是因为战术体系没有更新。并未最大程度发挥燧发枪的攻击效能。随着燧发枪的日产上升,各营都希望有自己的火器部署,朱慈烺也发现在这个时代单纯的火铳手缺乏防御能力,势必要与冷兵器部队混编,这就导致了肖土庚部从原本内定的“神机营”变成了火器教导营。
近卫一师这样的主力部队,当然也要了三个火器局,配属在三个营,随营部行动。
有了火器局之后,方阵被动挨打的局面就能有所改观。东虏的骑射骚扰也只能成为笑话。
随着第三千总部的塘报送到营部,第二营营官在第一时间内调集营属火器局前往支援,同时上报第一师师长萧陌。
萧陌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听取各参谋部意见。这些老行伍出身的参谋,在沙盘上的确提出了各种可能性。最后认定结果是:东虏有心从安平县南下,居中突破深州,侵入山东。
“这也符合常理。”头发花白的老参谋长道:“无论东虏走真定还是沧州,我师都可以袭其中路。截断兵道,甚至与守军合而歼之。以我师的兵势。无论他们如何分兵阻敌,都是以卵击石。所以他们只有将大军调到中路,居中突破,以两翼阻敌,方是以强对强,避免了以弱阻强的窘况。”
“咱们真定沧州一线就是个大大的一字长蛇阵。要想破阵,无非是齐头并进或是直捣七寸。东虏眼下似乎是想直捣七寸……但是深州并不适合东虏兵行进,尤其衡水县西有漳水,南有洚水,北有滹沱河故道。适合层层阻击,不知道洪承畴为何选在这里进攻。”另一个参谋道出疑惑。
萧陌听取了诸位参谋的意见,也对洪承畴的部署十分不解。
而且还有个更深的疑惑藏在他脑中。
两军交战,攻击方总要先试探一番,方才能选定突破之处。为何洪承畴直接就盯准了安平县?是早有奸细埋伏其间么?这倒是满洲人的常用伎俩。
“先疏散安平县老弱妇孺,师部移驻安平,接管城防。”萧陌道:“不管怎样先稳住前线再说。派出塘马传报皇太子殿下,请求火铳、火炮支援。”
“萧将军,若是东虏虚晃一枪呢?其实却是要主攻其他地方。”最年轻的参谋管平洲突然道。
萧陌用竹鞭指了指沙盘上深州和安平两个点,道:“看看距离。”
从安平支援东西两翼,距离显然要比深州出发更近,所以无论东虏的战略意图如何,在开战之后师部移驻北面的安平县,都不会是一步废棋。
管平洲脸上通红,退开一边。
“先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