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翻看着那一迭照片,在心里拿照片上的人和李辉对比,不禁脱口而出:“这个人太好了,我祝贺你,那个李辉让他后悔吧。”
当我发现自己说话的失误,急忙窥视叶澜一眼。我发现她的脸上立刻划过一道阴云,但瞬间就消失了。
她说:“小晴,这次我理智多了。自从林强向我提出以后,我反复思索了很长时间。我想,林强对家族和他父亲的声誉以及公司员工的利益能有那么大的责任心,那么可想而知,他对自己的婚姻,对自己的家庭也应该很有责任感。他把他的公司从濒临破产的境地做到现在的欣欣向荣,这其中所克服的困难恐怕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说明他是一个非常有毅力、有头脑、敢于创造生活的人。他不喜欢缠绵的女孩子,这说明他的事业心很强。认真考虑之后我决定和他交往。我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应该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人。”
在感情上冷冻了半年多的叶澜,原始的一面似乎开始复苏了。我们在一起时谈话的内容也轻松明朗了许多。她和林强之间频繁通信,他们的爱情依托于书信来传递,他们的情和爱都写在了信纸上。
正像叶澜所盼望的那样,她的第二次恋爱,虽然没有第一次那么浪漫,但是让她感到塌实。林强虽然不能和她朝夕相处,但他能给她一种信任一种安全的感觉。
林强确实是一个让人信任的人,连我都相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这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正像他给叶澜的信中所说的那样:我生在一个富裕的人人羡慕的家庭,但是我的生活是靠着我的两只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这条路上走没有快捷的方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为我提供一辆车。我是家族中的长子,我身后是一大家子人和他们期盼我成功的目光,他们当中有我的母亲有我的弟弟妹妹。我已经尝够了步履的艰辛,我发过誓,我要为他们提供在人生的路上奔跑的车辆,决不能让他们再重复我的艰辛。因此,我的神经每时每刻都绷得紧紧的,除了给你写信的时候,我没有浪漫也不敢有浪漫。
我和叶澜都被林强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在我的心里他是高尚的,是另一类人,至少在我身边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但是我总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对叶澜的担忧。一种模糊的感觉告诉我,他俩在一起有些不合适,他们的性格反差太大。看着叶澜沉浸在一封封书信的幸福之中,我又怀疑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3.劲雄的变化
虽然我每个周末都回家,但是劲雄的变化还是让我震撼。每周回家,我都会看到陌生的面孔到我们家来找他,他们都很体面地称他为徐经理。
在进货渠道上,劲雄挖空心思开辟出一条新的可以迅速发家致富之路。他结交了一批依仗自己手握掌管紧俏物资批条大权并且授受贿赂的人物。他利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货物之间的巨大的差价,从那些大人物的手中拿到批条,给他的商店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一些建筑商,地产开发商因为物资短缺,迫在眉睫时听说了徐劲雄,纷纷找他帮忙,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大人物,一个在大家心中的神秘人物。他再也不能安心于他的小商店,他周旋于实权派与建筑开发商之间,身价日新月异,他的名字他的身份红遍了小城。
虽然还有一大部分人看不起他,他们认为像他这样的暴发户走的是歪门邪道,凭的不是真本事。但是这个市场需要他,时代需要他,也可以说这个时代塑造了一批像他一样的人。劲雄就这样在我的眼皮底下迅速崛起了。他的功绩给我带来了喜悦,现在的成绩本是他原来计划中十年后的目标,他提前实现了。但是,他的飞黄腾达也给我带来了恐惧和不安,面对他的成绩我总有一种不可靠不真实的感觉。我是学经济的,我总觉得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事业上的成功是男人最好的营养剂。劲雄再也不是那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了。他的口才,他的学识,他的见识都令我刮目相看。我们在一起时常讨论一些有关经济方面的问题,我讲的都是一些笨拙的从书本上学到的经济理论知识,他讲的是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相比之下我的理论是那么空洞幼稚。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一些经济现象是我们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这种现象让我感到,理论就是理论实际就是实际,两者之间似乎无法连接到一起。我甚至有些怀疑,我们念大学,学习那么多经济理论知识到底能不能派上用场。
劲雄的成功给我带来的心理上的慌乱越来越强烈,我常常替他捏一把汗。对我来说,他的钱来得太容易了,太快了,快得让我心惊肉跳。我无数次劝他见好就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