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是理想。
创业的第一步,就是理想。
李彦宏:“适度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马云:“不要忘记自己创业第一天的理想”
李彦宏在回国之初,选定了为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服务,但后来发觉这条路行不通,就放弃了。当然,这可以理解为“战术性放弃”。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李彦宏多次强调“适度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马云则强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创业第一天的理想”,即使在互联网的泡沫最厉害的时候,在电子商务最不受关注的时候,孙正义(阿里巴巴投资人)还是听到马云在讲两个人第一次认识时谈及的项目。
关于取与舍,这需要创业者要有优秀的判断能力。
李彦宏:“后发制人”
马云:“先入为主”
对于李彦宏来说,百度并不是第一个涉足中文搜索引擎的公司,但做得最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别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而百度却做好了。
在互联网领域,谁抓住了网民,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马云很狂,当然他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
马云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这种先发优势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产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简单分析完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之后,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让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交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
这两位卓越的企业家马上就要交手了。
而且,这两位高手的第一次交手,和本章的主要人物梁冬有很大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百度更懂中文(1)
梁冬加盟百度以后,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副总裁,想不热闹都难。
梁冬先后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
推出百度标准指数。
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这句话也出现很多次了。
梁冬让百度在市场、公关方面的动作如“串串秀”般地招数层出。
他首创的颇有中国特色的口号,如“百度人民很行”、“全世界百度人民团结起来”之类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百度招股说明书的封面,有一个“I”和38个“我”。
百度告诉美国的投资者,英文说“我”只用一个“I”,但中文,表示“我”,可以有38种说法:我、俺、鄙人、在下、洒家……后来这在国内的营销界传为美谈。
这也是梁冬的创意。
不过,梁冬在百度留下的诸多经典品牌传播案例中,最经典的还要数“百度更懂中文”系列的网络视频传播。
2005年,这一年是不折不扣的“搜索年”。
这时的搜索引擎市场是百度领先,Google与雅虎都有大动作,力图追上百度。
在上一章中,我们就看到:在2004年初开始,看好中文搜索引擎的是“国产三剑客”和“西洋双剑”。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市场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浪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在内容和流量展开着紧张激烈的战斗。
当时,搜狐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网络赞助商资格,这也是百年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应该说,搜狐已经渐渐奠定了“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的地位。
但是,新浪肯定不愿意放弃“老大”的位置。
于是,两大门户网站在新闻、博客资源展开了“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放缓了搜索领域的步伐。
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搜索,而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国产三剑客”中,百度本来就实力占优,加上对手松懈,所以百度的优势越来越大。
“西洋双剑”呢?
Google与雅虎两个美国互联网巨头,倒是对中文搜索引擎非常重视。
Google请来了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领导Google中国,甚至还做了个大动作,为Google改了个中国名字:谷歌。
这也是全球搜索引擎老大Google第一次使用当地文字作为品牌。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