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里,放着一大排标明不同专题的采访笔记。这一册册按专题分类的采访笔记,如今整齐地排列在我的书房的文件柜里。这些采访笔记将来也有“资格”进入历史档案馆。
比起采访笔记,录音带更为重要。笔记毕竟只能记录大概,不能完整地记录口述者的每一句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背着饭盒那么大的录音机到处采访。通常,记者们采访之后,是不保存录音的,把录音带“抹”掉重新使用。我以为,录音带上的声音,是极其珍贵的,所以我总是保存这些磁带。这么一来,我的磁带消耗量就很大。那时候,要凭上海作家协会的介绍信,我才能从上海磁带厂整箱整箱买录音磁带。如今,我保存着上千盘录音磁带,成为宝贵的“历史的声音仓库”。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开始使用数码录音,输入电脑之后,刻成光盘保存,要比录音磁带要方便多了。
所谓文献,是由“文”与“献”所组成的。“文”即档案、图书等书面资料,“献”即口碑,也就是当事人的口述。“文”是“死材料”,而“献”则是“活材料”。“献”可以填补“文”的许多不足。在我看来,档案固然重要,口述历史也极为重要:
一、通过口述历史,可以了解重要文件的产生背景、起草过程,有助于了解这些重要文件。比如,1956年4月5日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同年12月29日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苏两党论战时的“*”、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等等,这些重要的“文”,即便过几百年、几千年都能查到,但是这一文件是谁起草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起草的,写作过程中作过哪些修改,哪些话是谁加的,未必清楚。我采访了陈伯达、王力、关锋等当事人,请他们回忆起草过程,这些口述历史对于了解这些重要文件的产生背景是很重要也很珍贵的。
历史老人“凝固的声音”——录音带库(2)
二、通过口述历史,可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文”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