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的长度上大动干戈。论者或以曹植墓数据责难,答曰:曹植情况特殊,他在曹魏皇室中最被薄待,虽贵据王爵但却屡遭摧折,加之有遗令薄葬之嘱,就这样他的墓室还长11米多。在结构上大概规定了两室为限,这从魏晋基本上不见三室墓可以得知。
魏晋墓的一些所谓晋制内容尤其是长宽斜坡式、逐级内收式墓道似可以改称为魏制,这应是从曹丕三年拆高陵地面建筑和曹丕下《终制》诏书起算。由曹丕《终制》看,他既然在自己的身后事上如此用心规划,那很可能就是对整个丧葬一并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做了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这从司马懿三父子的追随也可以看出。
由曹休墓的情况看西高穴2号墓,西高穴墓室比曹休墓仅长3米多,而且其选址、墓门及墓内的一些处理都不是很精心,显见着建造者存在着某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局限。西高穴的墓道放在东汉,尚无先例,而曹操那行的是汉制。如果长宽斜坡式、阶梯式内收墓道由曹操而起,连许多挺曹派专家都认可数级带有等级性因素的逐级内收台阶,那西高穴的七级与曹休墓的七级就是正方既无法回避也完全无法解释的矛盾,至于有正方专家竟然以曹操生前为魏公解释公侯差异不致太大试图为错误结论解套更是让人愕然!曹操临终最低限度也是诸侯王,这是《三国》爱好者都知道的普通常识,国家级的专家怎么能以中间经历过的爵位去论述?去办丧事呢?
这充分体现了此次事件中科学精神在曹操面前拐弯的事实!
西高穴诸多异常只有在墓主人是废帝的曹奂那里得到完满解释。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何以如此?千古曹操只一人(1)
大家知道,世界文化史上有个极为著名的概念——英雄时代,西方文化就是渊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这一时期,诸神的争斗来往、**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东方的英雄时代则非三国时代莫属,曹操、诸葛亮、关羽等等人物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曹操无疑是这一时代的第一号男主角。故而在2009年岁末一则所谓曹操墓被发现的考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学术界、媒体和社会各界引起振动,影响所及,播及海外。
所谓英雄时代的内容有一个特点,就是也真也假,也虚也实,也正也邪,也梦也幻……充满了奇异,充满了可能性,充满了不确定,充满了色彩各异的解释……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幻想……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观念中,曹操在群星璀璨的历史人物图谱中绝对是最受关注的明星之一。笔者以为,历史人物的民间知名度排行榜的前五位应当有这五个人:文圣人孔丘孔老二,武圣人关羽关云长,第一智者孔明诸葛亮,第一暴君嬴政秦始皇,曹操在其中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名列奸雄榜首,以阴险狡诈着称。人们关注所谓曹操墓,更多的是因为曹操的分量。因为曹操这种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特质——就像俗语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道理一样,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勾起人类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如果说这次发现的是诸葛亮大墓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关注和争议了。可以说,任何人的墓都不会比曹操墓更能引起普罗大众的关注。
形象三阶段:大紫 大白 大红
曹操虽然已经离开人类社会一千七百九十年了,却一直是中国人热谈的话题人物,并且内容还历久弥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最捧他的人,把他吹的像神灵一般;最贬他的人,把他恨的像魔鬼一样。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曹操,就那么一个曹操,事就那么多事,人就那么个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古今中外评价曹操之演变,实在于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有着相当强烈的象征意义,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曹操的形象变化之大是所有历史人物中最为罕见的,蓦然回首,惊觉其各阶段的形象变化可选用不同的颜色来趣味性表达,而且可以表达的很贴切,从而避免简单化的否定或肯定。曹操总体形象大体可归结为三个阶段,如果简单以颜色来比附、形容的话,可以说是大紫的帝王、大白的奸相(奸雄)、大红的古神,各阶段并非整齐划一,只是大体而言,也不存在一个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时期。
大紫:帝王
曹操成为历史人物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做为一个成功的、受肯定的帝王。大体上可以有紫色和黄色两种选择。
紫色是大自然中比较稀少的颜色;是色相环中明度最低的颜色,在可见光谱中,紫色光的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