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丫丫,到回来窝屋子里冷静,到吃咖喱夹馍,到喝酒,到给沈锐打电话,最后停在了凌飞的妖孽变身……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所以那些破事儿总是走马灯的过,而怪物一出场,节奏便慢下来。渐渐地,金云海发现,虽然某人又自恋又得瑟又二时不时还很欠抽,但有句话还是说对了——他真挺好看的。
比那个什么周航好看多了,金云海想,就是不知道将来哪路强人会把这娃收了,不过不管是谁,到时候他都会语重心长地拍着对方肩膀说,这个妖怪,你值得拥有。
第 44 章
凌飞在金云海家里刚住没几天便到了正月十五,于是又跟着金云海回老宅蹭了顿名不正言不顺的元宵。
金子爹妈还是亲亲热热,一回生二回熟,先前是不把凌飞当外人,这回则直接当成了自家人。老两口房子常年空荡荡的,天天做梦都盼着儿孙满堂,金云海三十大几连正经女朋友都没影儿,孙子孙女一类自然还在遥远的阿拉伯神话里,所以老两口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能带回个活物给老房子增点人气儿就行。现下活物来了,还是个懂事有礼俊俏嘴甜的,横竖瞅着都和儿子一样顺眼,自然欢喜。
饭后,一家人到楼下给逝去的长辈们烧纸,按理说凌飞非亲非故,这种场面是不需要参加的,可金云海一句“不给你妈烧点儿?”凌飞就加入了中国传统民俗大部队。
在深圳的时候凌飞随父亲给列祖列宗们烧过几次东西,亮亮的箔金纸被折叠成大个儿大个儿的金元宝,银元宝,洋房,汽车,甚至一些匪夷所思的玩意儿,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纸扎店做不了的物种。每次都是老爹让人采办回来,然后爷俩儿寻个吉时将之在小火盆里毕恭毕敬的烧掉。
可这里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金子妈只是捧过来几摞厚厚事先买好的长方形黄泥色冥纸,每一摞上面都会应景的覆上一张薄得不能再薄的冥币,以示这一摞黄纸的价值,然后全家老少齐上阵将黄纸三五张放在一起或者七八张放在一起简单地折叠,通常是折三折,然后这一叠纸就成了个说火炬不像火炬说令牌不像令牌的形状。最后所有的纸折叠完,比之前平整的时候要高出许多,金子妈就把它们平均分成几组,每组的最上面都写上不同的字,比如“父亲XXX收”,“母亲XXX收”,金云海则拿着属于自己的那四摞挨着个写“爷爷XXX收”,“奶奶XXX收”,“姥姥XXX收”,“姥爷XXX收”。凌飞有样学样,也拿过一摞在最上面的黄纸上写母亲收,落款,儿子,凌飞。
纸叠得了,字写得了,一行人便踏着夜色下楼,寻到十字路口。凌飞发现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这里烧纸,没有火盆,烧着的纸灰随着夜风四处飞舞,有些还带着火光,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金子妈用筷子在路边的土地上画了两个圈,说是一个圈给自己家,一个圈给凌飞家,然后凌飞就蹲下来跟着他们学,先是烧几张纸扔到圈外,意思是打点打点小鬼,免得阻挠钱送到亲人们手上,打点完了,才开始在圈里面烧,也不用什么技巧,就是一叠纸一叠纸的烧,一次不能放进去太多,不然容易沾到地面上的雪水,那样就烧不着了。剩下的就是说话,其实说得也不怎么漂亮,就是什么妈妈给我你送钱来了你要在下面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还有保佑你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什么的,但,很实在。
凌飞没经历过这个,一开始怎么都开不了口,直到快烧完,才用自己都听不太清的声音咕哝:“妈,我给你送钱来了,我现在在沈阳,我刚在朋友家吃完元宵,我挺开心的……我想你……”
金云海早把该念叨的念叨完了,这会儿蹲在一旁看着爹妈往火堆里递纸,顺带侧着耳朵把凌飞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微微转头,凌飞的侧脸连同火光一起映在了金云海的眼睛里。那是一个金云海没见过的凌飞,安静,忧郁,还带点儿小孩子般的天真。金云海觉得有一只小手偷偷潜入自己的身体,慢慢探索到心脏,倏地摸上了一下。因为猝不及防,心跳便乱了,噗通,噗通,变成,噗噗通,噗噗通。
不知是不是受了正月十五烧纸的影响,回到金子家后一连几天,凌飞都梦见了老妈。在一个不算太冷的清晨,凌飞就把这事儿和金云海说了。
彼时金云海正在厨房里煎鸡蛋,听见这话,便想到了凌飞烧纸时的碎碎念,不禁心生感慨,这得是个多溺爱孩子的妈啊,一听儿子想了,马上进梦里来看望。不过嘴上却是一片唯物主义:“你那是想她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凌飞深以为然,捧着抹好沙拉放好火腿就等金云海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