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很多地方我都想不通。”孙策皱紧了眉头,说道:“之前阿光说,袁本初之所以会被检察院怀疑他收受贿赂,是因为他的账户上有不明钱款流入。袁哥不是个粗心的人,他会发现不了么?还有,他的妻儿都移民去了加拿大,据我所知袁哥一家都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支撑,妻子儿子居然有钱去移民,他就没有怀疑过什么吗?最重要的是,他明明掌握了袁公路收受贿赂的证据,为什么没有把证据寄给警方,而是宁愿给一个陌生人?”
“那现在呢?你想通了么?”
“站在一个警察的角度,我确实无法理解袁哥的做法,但是刚才你提到小菡,我就突然明白了。”孙策说道:“作为一个警察,发现自己的身边有人收受卝贿赂,他是有责任和义务追查真相的。可是,他同时又是一个哥哥,所以即便猜到了弟弟的所作所为,却依然无法绝情的将他推向绝路。“说完,孙策叹了一口气:“只可惜,弟弟并不了解。”
“就像你说的,袁本初是个好人。”唐影安慰他道:“我相信即便袁公路现在不了解,也早晚有一天会了解他哥哥的苦心的。”
“所以我现在已经不纠结这些问题了。”孙策重新回到电脑前,点开一个网页:“这是之前辛子编造的美少年被电击案的帖子。你仔细看一看,有没有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唐影在椅子上坐下,孙策站在他身后,两个人谁也没说话,书房里安静的可以听到墙上挂钟走动的声音。
之前因为他们四处奔走,都没有仔细看过虞辛子编造的故事。
唐影反复看了这个帖子好几遍,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这个故事……”唐影想了想,似乎在想一个合适的措辞:“……太冒险了。”
是的,冒险。
虽然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被改的面目全非,但是细节方面却是无比的完善。
唐影是各大文学网站的常客,所以对于各大文学网的某些作者的一些所作所为,也有比较深刻的了解。
这就好像……作者B去改作者A的作品。
传统的改编,为了防止别人说与原故事雷同,通常会保留一个大的框架,例如年代、环境之类的,而刻意避免一些细节,例如主人公的性格、对话。因为大的环境会重复,而主人公的性格和对话则不会完全相同。
可是,虞辛子的故事,虽然也保留了“电击致死”这一事实,但是太多太多的细节描写,例如尾随、例如先是被人电击、被人掳走、被人蒙住双眼、被电线绑住手脚、凶手隐藏在黑暗之中……都跟这起发生在现实中的案子太像了!
如果这是案件中真实存在的过程,为了引出凶手,虞辛子这么写也无可厚非。
可是这些过程全是他们的推断并无真凭实据。
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改编的作者写了一个与原著的开端、经过、结果都一模一样的案子,读者自然会说:“你这是改编的XXX。”
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或者两个细节与案件发生时的情况不一样,那么凶手就会侥幸的认为这个故事是编造的,也就对凶手构不成威胁了。
这个故事,从开头、发展、□,都描写的极为细致,细致的好像作者真的就是那个目击者,目睹了事情的全经过一样,所以才会如此笃定。
可是,如果虞辛子真的是目击者,作为警察,她为什么要隐瞒这件事?
孙策显然也想到了这些,问道:“你觉得我们的猜测有几分真?”
唐影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如果是假的,我实在不知道辛子怎么有胆量编这么完整的故事。如果是真的,我也猜不透她的初衷。这个女孩出现的挺突然,虽说是实习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她的了解并不多。”
“所以,我想到了一个让袁公路他们不打自招的办法。”孙策说道:“不管虞辛子有没有亲眼目睹这起案件,我们都姑且当它是假的。显然的,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是假的,但是凶手并不知道。现在这个贴子很红,我想袁公路他们很可能也看到了这个故事了。既然我们当初的目的就是打草惊蛇,我想,不如打的再重一些,直接引蛇出洞。”
唐影似乎来了兴致,微眯了一下双眼,但是眼神确是亮了起来:“你想让虞辛子做饵?让袁公路他们知道我们找到了目击证人,让他们慌不择路,自乱阵脚?”
孙策笑着点了点头,看向他的眼睛里有一种很温柔的光亮。
这个男人啊……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倔强固执的小孩儿呢!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