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1/4 页)
中国目前的政区还按照满清遗留下来的大体格局进行划分,已经有些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另外缅北,外东北,台湾,琉球等新收入版图的领土还在实行军事管制,没有最终划定政区,为了保证政令畅通,对行政区进行重新调整,成为了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乔宇率先将热河并入了奉天,并且将奉天省正式改名辽宁省,省会奉天城改称沈阳,另外对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也做了调整,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一分为二,南部划入吉林,北部划入黑龙江,另外在外东北地区新成立辽东省。
如此一来东三省就变成了东四省,而且每个省都有独立的出海口,另外通过铁路线,还能利用朝鲜北部的港口,如此一来算是为东北的进一步发展彻底打开了局面,黑土地势必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
调整了东北之后,乔宇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台湾和琉球上面,这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很多人主张台湾应该单独建省,不过乔宇最后力排众议,把台湾岛划入福建省,连同澎湖列岛在内,共同组成台澎市,台北作为行政中心。
“大总统,有些麻烦也是你自己找的,台湾其实具备独立建省的条件,人口数量也不算少,而且在日本的治理之下经济发展的也相对不错,如果建省,还能够体现出对当地的重视,一切都顺理成章!”
“百里兄,台湾本身就是闽南文化圈的一部分而已,而且独立建省虽然方便很多,但是也会惹来无数的麻烦,台湾最需要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五章 路边炸弹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异地为官的传统,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在民国初年,中国效仿美国,采取所谓的联邦制度,结果就酿成了地方势力做大,地方各级军政官员都由本省人担任,发展下来就是军阀割据的局面。
乔宇在上台之后,坚决废除了联邦制,中国的垂直体系之下,中央对地方要有绝对的领导,当然地方也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现指挥不灵的情况,反对台湾建省也是有这个考虑,台湾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建省,就等于一个文化圈层出现了两个省,理论上这两地的官员可以交叉任职,对于别的省份并不公平。
因此台湾只能够成为一个市,另外对于台湾的行政体系也要进行调整,从国内调入一批官员,特别是对文化教育方面更要投入大力气,全面进行去殖民化的运动,学校里面废除日语,要求台湾人恢复中华传统。
凡事都讲究恩威并施,除了进行社会改革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对殖民时代的垃圾进行清理,包括日本侨民在内,台湾一共抓捕了二十七万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在日本统治时期,与日本进行合作的亲日分子,罪大恶极的已经全部处决,剩下的都送到了西北地区服苦役,这辈子多半都要赎罪了!
除了台湾之外,乔宇另外又以徐州为中心,将苏北和皖北合并起来,组成了一个平原省,徐州的文化传统和苏南并不相同,如果合并在一次既是对苏南的拖累,又是对苏北的制约,尤其是上海市此时还属于江苏,江苏本身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将徐州分出去,同时给予徐州一些优惠政策。促进徐州的发展。
另外乔宇将察哈尔。绥远和宁夏三个省合并,这里与后世的内蒙古大体相同,被命名为草原省,外蒙古也正式建省,称为云岭省;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领土并入新疆省,如此一来西北方面就基本处理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西南诸省,也就是乔宇起家的老地盘。这里是川系的大本营,调整起来也是最困难的地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四川省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不单纯是面积大,其实全国比起四川面积大的省份还有不少,而是四川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了全国其他省份。
四川的重工业基础雄厚。经济规模堪比江浙数省的联合,全国半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的科研机构在四川,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四川,在军政各界川籍官员更是数量众多,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军界,主要将领都是出身四川。
川系遥遥领先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其他派系的不满,其实乔宇已经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有意识的压制了川系。乔宇重用的总理王永江,参谋长蒋百里。外长顾维钧等等都不是川系出身,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这个局面,其实可以说只要乔宇还在位一天,川系的盛世就不会结束。
在这一次政区调整的行动之中,就有人提议将四川一省拆成两个,也就是以重庆为中心成立渝州省,而已成都为中心继续称四川省,如此一来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