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页)
接向密支那进军。
冲在最前面的是中国新近设计的一种轻型坦克,名叫彪式坦克,这种坦克不到十二吨,装备了一门三十七毫米的主炮,还装备了一挺同轴机枪,最高时速能够超过二十五公里,这也是一战之中坦克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彪式坦克采用了宽大的履带设计,增强了越野性能,经过严格的测试之后,西南军方基本认定了这种坦克,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
朱庆澜的手中就有这样一个坦克旅,旅长就是卢汉,此时的卢汉还不到二十五岁,但是已经是一名有着八年从军精力的老兵了,他前不久在边防大学之中进行了进修,毕业之后,就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参与了这次攻击密支那的战役。
刚刚过去的一战已经证明了喜甲力量的巨大作用,因此中国对于发展装甲力量是不遗余力的,中国此时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吨,同时期日本只有八十万吨的产量,可以说在这个硬指标之上,中国已经接近了了日本,而且中国并不需要供养一个庞大的海军,因此中国拥有充足的钢铁去生产坦克,目前来看中国的装甲力量在远东已经可以算是首屈一指。
坦克部队沿着公路快速向密支那逼近,英**队也早就设置子一些简易工事,不过这些工事基本上是对付步兵的,打仗讲究知己知彼,但是英国人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对手,他们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
虽然中**队已经在欧洲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但是英国人认为这只是由英法训练出来的特例而已,况且这些部队刚刚回到国内,根本不能这么快投入战斗,因此他们面对的是毫无战斗力的鱼脑。
现在英国人已经完全傻眼了,中**队一路高歌猛进,仿佛什么都挡不住他们,就连俘虏都懒得抓了,卢汉坐在指挥车之中,也是格外的兴奋,这次中国可是和地地道道的列强开战,对方可是日不落帝国,不过从交手上看,大英帝国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样都是逃兵,都是懦夫,从战术到装备都是垃圾中的垃圾,在中国也就是二线部队的命,什么狗屁的大英帝国,现在大爷就把你们踩在脚下! 。)本文字由提供
第三百三十三章 急速行军
随着大规模的轰炸结束,汉密尔顿也很清楚对方的陆上攻击也肯定就要到了,密支那距离中国边境只有一百公里,而距离曼德勒将近五百公里,这种距离使得英国根本没有时间调集援兵,况且现在整个殖民地都比较空虚,有限的兵力还要去维持殖民地的安稳,哪能够抽到人马援助密支那啊,而就在此时一直趾高气昂的大英帝国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虚弱,面对一个陆军强国,英国根本没有太多的办法。
轰炸胜利的消息被第一时间发回来国内,顿时全国陷入极度的震惊,紧接着就是一种狂喜,几乎是发疯一般的喜悦,就在几个月之前中国的合理要求被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民众经历了希望到绝望的过程,中国的权力何时能够挽回?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反思的问题,尤其是学界,有良心的学者都开始公开批评西方,也开始寻求新的救国之路,有一部分人开始大肆宣传多数党的主张,渴望建立一个红色中国,而另外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南,投向了统一民主党,投向了乔宇。
现在西南军用一场酣畅淋漓的空袭向全国展示他们工业建设的成果,能够挑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疑是中国重新崛起的最好证明,什么都没有实打实的实力让人信服,当然这场边境冲突还在继续之中,空中的争斗中国一比零获胜,接下来就是陆地上的较量,只有在陆地上也击败英国人,才算是彻底取得了胜利。
而此时密支那城外也的确是炮火连天,战况异常激烈,卢汉率领的装甲旅作为先头部队已经冲到了密支那的外围阵地汉密尔顿作为经历过欧洲战场的军官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在阵地外围设置了大量的壕沟,铁丝网,挖掘了大量的碉堡,然后又纵深配制部队,形成坚固的防线。
汉密尔顿很清楚自己的处境,空军几乎损失殆尽,更加糟糕的是油料库被轰炸了,也就是说他的装甲部队也彻底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几十辆坦克只能当固定炮台来用了,在这种局面之下要想着进攻,那就只能是疯子了,因此还是固守待援比较妥当,好在手下还有不少经历过一战的印度老兵,习惯了西线战场的残酷之后,这些老兵还是能够应付远东的局面的而且这些老兵保持了印度人最优良的传统,那就是服从,简直就是盲从,正是这种盲从使他们变成了不错的战士。
卢汉也是贪功心切,并没有等待后续部队全部赶到,而是率先发起了攻击彪式坦克出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