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页)
插手云贵事务名正言顺,而且贵州的张百麟又是乔宇的走狗,现在就剩下了云南一省,我也是孤掌难鸣啊!”
梁启超的脸色也很不好看,的确如同蔡锷所说,四川的势力又是太大,云南根本没有抗衡的可能,本以为给徒弟谋到了西南边防司令的职务,能够统管西南的军队,就能够制衡乔宇,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厢情愿了。
梁启超和蔡锷反复翻看计划文本,四川在计划之中处处以利民为主,修铁路,建工厂,办学校都是蔡锷无法决绝的,如果他不答应,云南的老百姓一定会站起来反对他的,就算是都督也不例外,现在云南的老百姓生活水平太低了,对比接壤的四川简直是天上地下,老百姓不满情绪越来越积压,现在已经到了临界点,只要蔡锷拒绝了眼前的计划,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推翻蔡锷。
“松坡,铁路等事情都不好拒绝,不过我看这货币这个问题还比较好下手,四川想要在三省使用统一的钞票无非就是想要用一张纸换取别人的血汗劳动而已,我们要戳穿他,利用民意让他收回这个计划,货币不被四川控制,云南还能保持独立,如果云南百姓手中用的都是川票了,那就真没有办法了!”
梁启超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蔡锷仔细思量一下,微微点点头,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老师,在禁烟的问题上乔宇也是包藏祸心,在这份计划之中,只有增加民众收入,防止因为禁烟损害老百姓利益的方案,但是在鸦片上获利最多的就是军队,如果鸦片种植减少了,就算不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那滇军恐怕就没有军费维持下去了,只是禁烟这个题目拿出来,乔宇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根本无法反对啊!”
梁启超的眼睛也眯缝了起来:“好厉害的乔宇啊,去年唐继尧就是乔宇用鸦片问题赶下去的,这次他依旧用这个借口,看来已经将矛头指向松坡你了,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才是!”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在欧洲
陈绍宽作为四川海军观察团的成员已经到了欧洲数月之久,陈绍宽满怀激情的准备在战争的中心好好感受一下战争的氛围,增长见识。
不过到了欧洲之后陈绍宽就全然没有了一丝的喜悦,满眼都是硝烟,到处都是炮火,报纸之上每天都会报道前线的情况,士兵就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活着和死了都一样,英国人很快把陈绍宽分派到了一艘驱逐舰上面实习。
不过第一次出海护航,护航舰队就遭到了德国人潜艇的袭击,两艘运煤船沉入了海底英国的驱逐舰追击了暗中下手的德国潜艇,不过很可惜潜艇在夜色的掩护之下逃脱了,这是陈绍宽第一次见识了海浪的厉害,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无聊了,又出海两次,这两次都没有什么问题,顺利的将物资运送到了法国。
在海上呆了两个月之后,陈绍宽突然接到了来自国内的电报,通知他即将要被分派到坎帕尼亚号上面实习,接到这封电报之后,陈绍宽顿时就大惊失色,甚至怀疑这封电报是不是写错了,怎么会让自己去坎帕尼亚号上啊,这是一艘极为老旧的军舰,本来是一艘邮轮,马上就要被拆毁,这时一战突然爆发,英国政府将这艘船改造成了一艘航空母舰,不过当时基本没有把这艘老旧的军舰看在眼里。
真正支撑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是威势惊人的战列舰,而不是又丑又老的坎帕尼亚号,陈绍宽本身也十分迷恋那些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战列舰,他来到欧洲之后,虽然英法还是看不起中国人,但是由于和四川有着巨额的贸易,而且中国工人在战争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英法对中国人也保持了一些基本的尊重,因此陈绍宽以为自己是能够到一艘战列舰上面实习的,不过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陈绍宽有心向国内发电报去询问情况,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给他发电报的人太特殊了,这是西南巡阅使乔宇亲自发来的电报,陈绍宽很清楚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西南新的主宰是有着超乎正常的远见的人物,他这么做绝对有自己的考虑,或许航空母舰真有那么大的价值!
这次陈绍宽所在的驱逐舰护送着一批来自中国的军需用品直接送到了波尔多,这是法国的第四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海港,后世波尔多因为红酒被中国人所熟知,不过现在波尔多可是法国重要的一个生产基地,物资运输中心,在巴黎形势危急的时刻,法国人还将政府迁到了这里,如今这里也聚集了将近七万名中国工人,成为支撑这座城市运转的最只要的力量。
如今在欧洲的中国工人已经达到了二十六万多人,数量还在飞速的增加,华工以勤劳智慧著称,华人可以不知疲倦的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