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3/4 页)
前这令牌只有一些外戚或者近臣才有的,而如今韩艺才刚当上一个八品小官,既非外戚,亦非重臣,却赐出入宫中的令牌,这是何等的荣宠啊。
韩艺忙道:“臣叩谢皇恩。”心里却暗自嘀咕,关中道监察御史?狗日的,郑善行那家伙还真是在扮猪吃老虎呀,平时看上去好像对这些事一点也不感兴趣,但却能洞悉帝王之心。
李治身旁的张少监立刻将诏令和令牌拿下来,交给韩艺,有着这一份诏令,韩艺这官总算是当上了。
韩艺余光一瞥,见识一块铜质的令牌,心中稍稍有些失望,竟然不是金的!
李治手门前一指,道:“你就站在后面吧。”
可就这随便一指,大臣们是惊才下心头,愕又上眉梢。
按理来说,监察御史是没有上朝的资格,站在这里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除非有重大案件,监察御史才入殿禀告,站在后面是肯定不可能的。
真的是干弟弟一般的待遇啊!
韩艺不明白这些,见群臣均是惊愕,心想,又不是让我坐龙椅,你们犯得着这表情么。
殊不知,这一站,哼,韩艺是前途无量啊!
然而,当韩艺在张少监的指引下,来到自己的位子时,他更加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弄这表情看。
这尼玛都快站到门外去了,抬目一看,只见一小太监站在门外,不禁大腿摩挲,暗自松了口气,幸好还在。真是太欺负人了,弄这么个位子给我,md,都站出太监的感觉了。
这大殿中尽是紫袍、红袍,唯独韩艺一个布衣,真是扎眼啊!
李治瞧了韩艺一眼,见这厮神态怪异,站姿奇特,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赶紧端杯茶喝了一口,目光一扫,朗声道:“昨日朕去了一趟翠微宫,不禁思念起父皇,当年父皇的谆谆教诲,至今兀仍在耳边回响,还记得当初,朕跟着父皇上朝时,殿中大臣,争相进言,激论国事,一条条治国之策,皆由此出,每日父皇批阅奏章都要到深夜,时常伏案而眠,那一段岁月真是令朕感到怀念呀。”
群臣统一一个表情,低眉沉思。
李治左右一瞟,变得激动起来,皱眉道:“然而如今,殿中时常鸦雀无声,奏章也是少了许多,难道今时今日已无事可论,为何诸位公卿皆是不言?”
什么情况?韩艺愣了愣,这话明显就是若有所指呀!
ps:求月票,求推荐,求订阅,求打赏。。。。。。。。。。。。(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说好的国力强盛了
如今朝中长孙无忌一家独大,而且长孙无忌的行政能力,也确实非常出色,毕竟当了三十年的宰相,很多事,到他这里,就已经处理了,跟长孙无忌一边的,自然会私下商谈,有了结果才拿到殿上说,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而不是长孙无忌一边的,自从房遗爱一案过后,哪里还敢乱说话了。
再加上近年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朝堂上显得非常的平静。
这一切的一切,让李治心里非常失落,他想做出一点成绩来,但是成天一个屁大的事都没有,怎么去表现自己呀,长久以来的失落积累,终于要开始爆发。
同时,韩艺也明白了,为何李治要让他站在这里了,无非就是想拿他做榜样,你们看看,他一个农夫,只要心向着我 ,我就要大大提拔他,给他足够多的厚遇,羡慕不,羡慕就来投靠我吧。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谁人都知道,这任命之所以能够下来,还是因为长孙无忌没有较真,否则的话,肯定下不来的。
李治这话,没有人敢断定他就是冲着长孙无忌去的,可问题是,这根本原因还就在长孙无忌身上。
现在我们都不说话,你总不能把我们全部都给宰了吧,但如果有人说话,那就可能得罪长孙无忌。
权衡利弊,当然不说啊!
韩艺犯嘀咕了,这皇帝一张口就发飙,显然就是早就准备好的,暗自思量着,他叫我来,不会是让我谏言吧。老大,我倒也想谏,但问题是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怎么去谏言呀,而且我站在这里,就有很多人不爽了。要是我还出声的话,岂不是下朝之后,会被他们群殴致死。
这话说不得啊!
韩艺躲在后面,低着头,欣赏着自己买的新鞋,如今的他,当当招牌还是可以的,当枪使可就不行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是没有人做声。李治等了少许,一看这情况,不禁龙颜大怒,突然大声叫道:“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