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4/4 页)
亮觉得面对着川省的老少爷们,他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川军正名。
告诉世人,川军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都干了些什么。
有些事情,不说,真的是没有人知道。
川军第22集团军进入到晋省后的情况,同刘湘原先预想的‘必待川军全部集中才参加作战’方案完全不同。
王亮喜欢通过分析现实情况来还原历史:“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川军北上所搭乘的同蒲路火车是窄轨,所以其装载兵员的情况比原本设想的要差的多。”
原本的一趟列车至少可以装载一个团以上的兵力。
而使用的是窄轨火车,所以运输能力大不如以前。
一个团的兵力必须要分两趟列车来载运。
所以部队刚一进入战场,就被零星分割为以营为单位参与作战了。
仗打得激烈,日军扬言要三个月拿下中国,来时汹汹,一通猛扑,导致多地战事吃紧。
这也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往上补充兵力。
川军就这样被分割逐次使用。
王亮想说,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在描绘川军方面都是不实的。
拉上去,死一批。
再拉上去,又死一批。
一批接着一批。
有的甚至连日本鬼子的面还都没有见着,枪都没搂一下火,就葬身于炮火之中了。
王亮越说情绪越激动:“当时出川仓促,川军的各军、师、旅连作战地区的军用地图也没有一张,通信器材更是极度缺乏。打仗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家家呢?敌人从哪来的?敌人部队的番号是什么?兵力又有多少?装备?有没有配合作战的部队?指挥官是谁?一切的一切,都不清楚。这仗,怎么打?”
多少条人命啊。
就被常凯申这等政治家给无情地抛弃了。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川军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指挥官有时候甚至连自己所属部队的位置和行动也不明白。
加上川军武器装备与日军相差实在太大,因此战场形势一片混乱。
“现在的抗日剧,看着爽,其实全都是瞎扯淡。”王亮道。
王亮真的想让一些傻子们醒醒。
日本鬼子如果真的是那么蠢,抗日战争还能打八年?
王亮道:“我打过日本鬼子,我告诉你们日本鬼子有多厉害。他们有战术级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