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青州特酒,放在极乐洞天里,因为是用嘴吸偷来的,想着就不卫生,所以没有拿出来给大家尝。
可是,那么好喝的特酒,不请蓝天赐喝,面儿觉得很遗憾。
青州的铺子可是有近百平米,占了半个小广场。两个地方有了铺子,供应量便变小一半,因此添人手的事势在必行。
晚上,面儿和天赐商量着添人手和增加方便面口味的事。
人手方面,从槐花村再招六个人,张大叔作保推荐了熊家父子,他们现在和大家熟了,干活勤快脑子也灵光,白云村又欠他们一分情,这一次就将熊家父子招进来。
增加方便面口味的事,待产量稳定上了八千个,再实施新的计划。
商量罢正事后,面儿很想拿出特酒请天赐品尝,可是想着那酒店从自己嘴里进出过,还是拿不出手,便将这事按了下去。
终于混进王家了,次日一早,熊家父子便积极地上工,一来也不急着去面房干活,一个拿扫帚扫地,一个拿锄头去地里干活。吃罢早饭后,张大叔把他们派进磨房磨面,父子俩进了磨房,全心干活,也不随便到处走动,除了吃饭时去堂屋,连包装房都不轻易进去。倒是另几个同村的大婶,一来变显得活跃,有两个分在包装房,两个分在煮面房和烘面房,除了干活,偶然会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父子俩不仅洗心革面,干活做事很勤劳用心,脑子聪明,学习得快,与大家配合得很,没几天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十天后,王家的产能从日产六千个提高到八千个。
八千个日产量,可是了不起的事。这样大的喜事当然要庆祝庆祝。这天晚上,王家办了三桌酒菜共同庆贺。
“现在方便面日产量上八千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在不久以后把产量提高到一万。”天赐端着酒杯站在屋子中央,斗志昂扬地激励大家。
张大叔兴奋道:“不久后一定能!大家一起努力吧。”
“大家努力!”众志诚诚。
面儿这才把结合青州小吃特点,丰富方便面口味的新计划公布出来,待七月十八青州城的铺子开张时,同时出鸡丝、烤泥鳅和炸鲫鱼三种口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80顺利突破
81进军青州城
)
81进军青州城
“这几种口味的不加价?鸡丝、泥鳅、鲫鱼可是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帮工们又喜又忧。
生意做大了,当然要调整策略。面儿笑道:“大家不必担心。为了方便生产,鸡丝、烤泥鳅和炸以配料包的形式单独卖,鸡丝和泥鳅一文钱一包,炸鲫鱼二文一包。这样就更灵活,也保证了不赔钱。”
林大叔担心道:“那会不会影响方便生意?要是人家觉得王家的佐料好吃,只买鸡丝、泥鳅、鲫鱼,那不是起了反作用?”
面儿早想到这些细节,“我们会公告大家,附料必须搭配方便面,以免王家的小吃太好吃,引起别人的嫉妒和愤恨。因为青州的铺子靠着清老板家的烤泥鳅,所以烤泥鳅留在青河县卖,那边只上两种新口味。”
“面儿。青州城的铺子开张后,那边的方便面价格与青河县的一样吗?”网不跳字。张大婶关切地问。
面儿道:“青州城的铺子定于七月十八开张。青河县的价格维持原价,青州城的价格有所调整,毕竟多了运费和铺租等费用,那边的准备定两种价格,零售价卖五文一个,商贩来进货,批发价一百个四百五十文。”
秀花算了算道:“若是这样,人家进货都一百个了,比在青河县贵出五十文,那还不如来青河县了?”
面儿笑道:“并非如此,来一趟青河县,路途上耽搁要两天,除去船费,节约钱,不如在青州进货节省时间,卖更多的方便面,赚更多的钱。”
林大婶问,“我们在青州城有铺子了,那些商贩只有去青州城外了吧?网不少字”
天赐笑道:“大家别担心我们生产的方便面卖不出去,只会供不应求,卖到更远的地方,有更多的人吃上方便面。”
王家的生意不只红火,还越做越大。就日产量八千,一天王家八两银的利润已是不得了,再加上增添的新配料分开卖,这可又是一项进帐,若是日产量上万那可是又上了一层台阶。
熊家父子第一次加入到王家这样的酒宴中,按捺着激动,和大家一起品着上次留下的几斤青州名酒,听大家谈论着生意上的事,也不多言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