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反应,反而两眼放光地说道,“不枉我来到美国啊。”
“你的反应也真快啊。”王杨呵呵笑道,“只不过有点儿太快了。”
;
第八章 第二个队员
() 两个人相视一笑,彼此眼中都有了惺惺相惜的认同和强强相撞的斗志。
PK继续。
两个人的进攻效率都非常高,不过十分钟就结束了比赛。几个回合下来,两个人都清楚了彼此的实力。王杨的控球熟练,身体节奏灵动,创意层出不穷;泽北荣治基本功极为扎实,得分直觉敏锐之极,小前锋的各种技巧炉火纯青,身体素质也相当出sè,一对一的单打经验和投篮能力更是王杨拍马也赶不上的。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十比九——王杨险胜。
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泽北荣治不适应街球规则;第二,泽北荣治的骄傲。其实说到真实实力,不过经历了二十天集中特训的王杨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泽北荣治十几年的jīng雕细琢的,无论身高、体重、速度、力量还是基本功,两人之间都有明显的差距。但是泽北荣治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王杨二十天来从无到有一点一滴跨过基本功门槛的过程他都看在眼里,他当然知道王杨的短板在哪里。抓住其中任何一点,都能轻而易举地打爆王杨。可是自始至终,泽北荣治既没有利用身高优势干拔跳投,也没有利用体重优势硬打,更没有利用速度优势强突,纯粹是用技术和王杨周旋,可以说一丁点儿便宜也不屑于去占。
当然了,王杨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除去街球规则更加熟悉之外,其实王杨的控球技术和身体柔韧xìng还是稍胜半分的,柔韧xìng好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体处在青chūn期,而另一方面则是王杨非常注重柔韧xìng的训练,作为重生者外加健身爱好者,王杨非常清楚柔韧xìng的重要xìng,而在这个时代篮球圈普遍不看重柔韧xìng,更流行的观点是力量、速度、耐力才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和主流,很多以训练刻苦闻名的NBA巨星连脚尖都摸不到,柔韧xìng差的可以。而控球技术的优势则要归功于王杨那来自十年后的训练方法了。虽然他仅仅训练了二十天,但是在强大的复原能力的帮助下,他的身体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肌肉记忆。即便有一些瑕疵,在zì ;yóu灵动的身体节奏和jīng彩绝伦的街球招式的掩饰下,泽北荣治也抓不到。
泽北荣治唯一的一次失手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垃圾话上。以他的护球能力,至少现在的王杨是不可能得手的。但是王杨嘴上也没有闲着,瞅准时机突然用rì语来了一句:“流川枫?(看动漫的时候学的)”因为泽北荣治踏上rì本篮球巅峰后唯一一次失败,正是拜流川枫所赐,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特殊意义,而他们两人也被称为“一生的对手”。所以王杨这么一打岔,泽北荣治顿时出现了瞬间的分神,于是王杨带着坏笑完成了这次抢断。
所以,这场比赛其实是在泽北荣治不熟悉的规则下,不熟悉的场地中,面对着不熟悉的对手,以不熟悉的方式输掉的。
不熟悉的规则当然是指街球比赛里那些不会被吹罚的走步、翻腕、二次运球以及把篮球往别人脑袋上丢这样明显的犯规动作;不熟悉的场地嘛,经常打野球的人都知道,场地的熟悉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发挥,这一点谁都不会例外,这一段时间,王杨一直在这个场地上练,而泽北荣治却一直站在旁边看,空间感觉、地面的软硬度、篮板和篮筐的弹xìng、风向的影响等等,王杨早就烂熟于心,熟悉程度是泽北荣治完全不能比的;不熟悉的对手,则是指王杨不知道看过多少遍《灌篮高手》,对泽北荣治的技术特点了然于胸,当他技术不过关的时候,这些了解毫无作用,但是当他跨过基本功的门槛后,这种知己知彼就开始转变成实际战力了,反观泽北荣治,却对王杨的技术特点毫无了解,等他摸索到差不多的时候,比赛已经结束了;不熟悉的方式则是指泽北荣治的思想和打球方式一直停留在正规篮球中,以把篮球放进篮筐作为终极目的,殊不知街球的第一准则其实是表现自己、戏耍对手,所以在面对zì ;yóu随xìng的街球时,他的手脚被这些东西无形中束缚住了,根本无法尽情发挥,也幸亏他的心志足够坚韧,否则被人这么戏耍,搁在别人身上,早就暴走了。
“我输了。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绝对不会相信二十天前您连最基础的运球都无法掌握。王君,您是一个真正的天才。”泽北荣治坦然说道。一点儿也没有去找客观原因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